全國政協人環資委調研數字廈門建設應用
9月19日至20日,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調研組到廈門調研“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應用與發展”在廈門建設、應用、發展落實情況。
調研組觀看了廈門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暨“天地圖”和典型應用示范國土房產執法監察系統匯報演示,觀摩了以“天地圖·廈門”為數據平臺的典型應用示范“多規合一”行政審批管理系統的講解匯報,聽取了廈門市關于“天地圖·廈門”項目建設領導與保障情況和“天地圖·廈門”開發應用情況的匯報等。
調研組對數字廈門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暨“天地圖”建設應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認為廈門因地制宜開發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暨“天地圖”,具有數據建設起步早、內容全、服務保障全面、更新到位等特色。“天地圖·廈門”搭好了應用平臺,并使其成為政府對城市管理的工具,實實在在地發揮了作用,尤其是在“多規合一”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廈門市天地圖平臺建設應用的經驗值得借鑒和總結,建議把“天地圖”上升到國家層面,建設國家戰略性安全信息基礎平臺,打造民族品牌,保障國家安全。同時,要認真研究如何讓民眾有效利用天地圖。
數字廈門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暨“天地圖”項目啟建于2013年9月,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廈門市政府三方共建,是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在廈門的地方分支與節點,旨在通過網絡向政務管理和民生需求提供地理空間信息在線服務,保障國計民生、維護國家的信息安全,推動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建設。該項目由廈門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組織承建,按計劃項目已完成數據庫、公共服務平臺、典型應用示范和保障機制制度建設。項目本著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十二五”以來,通過離線向全市420余家部門、單位提供9.4萬余幅各種比例尺地形圖數字成果,通過在線為20余個單位提供瀏覽、接入服務,全面覆蓋公安、規劃、建設、交通、廣電、電力、水利、水務、地勘、旅游、海洋、安監、新農村規劃和解放軍、武警部隊等用戶,有效保障了領導決策、政務管理、社會治理、民生需求和國防建設。(林力平)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