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在伊朗建造北斗地面接收站,并向其輸出北斗導航技術
(文/3sNews編輯 葛宇)9月30日7時13分,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該衛星是我國第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同時也是我國發射的第20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和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根據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劃,2018年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將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近日有外媒報道,根據中國與伊朗電子工業公司(IEI)此前達成的合作備忘錄,中國將為伊朗提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支持。同時,中國將在伊朗建立北斗地面接收站,而IEI也將建立一處太空數據采集中心。
據了解,IEI是伊朗最大的電子集團公司,一直致力于建造本國衛星,例如2009年2月2日成功發射的伊朗首顆國產人造衛星Omid,以及此后的偵察衛星Fajr和遙感衛星Toloo。目前IEI還在打造伊朗本國的衛星導航系統。
2009年發行的Omid人造衛星紀念鈔
伊朗自行研制的信使號(Safir)運載火箭
直至目前,伊朗仍然被禁止接收美國GPS的高精度服務信號。在北斗技術的支持下,伊朗可以享受高精度服務并且有能力發展本國的導航技術。北斗信號可以覆蓋伊朗國內所有的信號盲點。
此次引進北斗技術將為伊朗帶來巨大的機會,有消息稱,伊朗計劃于本月27號召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相關研討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