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地球宏觀科學現象的月基觀測研究”啟動
4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地球宏觀科學現象的月基觀測研究”啟動會在中科院遙感地球所召開。國家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和中科院前沿局有關負責人、項目學術領導小組成員、項目和各課題負責人、項目學術骨干等共60余人參加了為期一天的會議。
“地球宏觀科學現象的月基觀測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5年批準的重大項目,研究期限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五家單位聯合申請,郭華東研究員任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柴育成、副主任宋長青和綜合處處長劉羽出席項目啟動會。柴育成指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是基金委重大項目的定位,并強調了重大項目中交叉合作的重要性。結合當前中大型項目運行和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柴育成指出應以此項目啟動為契機,從“梳洗打扮”改為“素面朝天”,反復研討、思考,不斷凝聚科學方向,科學深入組織實施,最終形成創新性重大科學成果。
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地球科學處段曉男處長指出該項目意義重大,希望注重基礎研究工作,增強理論體系建設;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探求未知,全面、有效、客觀把握項目進展,使科學發現嚴肅、嚴謹、嚴密;要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形成獨具特色的隊伍體系。遙感地球所張兵副所長出席啟動會并代表項目依托單位致歡迎辭。
郭華東作項目總體情況介紹,包括項目的核心科學問題,研究內容與挑戰,實施方案與人員安排等,尤其強調將通過項目的研究,擬解決地球宏觀科學現象月基觀測的“看什么”“怎么看”“放什么”“怎么放”四個方面的關鍵科學問題。他希望項目組全體成員腳踏實地,科學探索,在此領域發揮引領性作用,取得前沿性成果;并指出月球是人類共同的資源和平臺,要凝聚更多國內外同行開展月基地球觀測研究,使之成為對地觀測領域革命性推動工作。通過本項目和進一步的持續性研究,為我國和人類未來建設月基對地觀測系統鋪墊建設的科學基礎。
會議聽取了鄒永廖等五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就月球環境及月基對地觀測基地選址研究、月基對地觀測系統平臺研究、月基對地觀測傳感器優化與觀測方法研究、固體地球運動現象的月基觀測機理與模型研究、地球氣候系統能量平衡宏觀現象的月基觀測研究五個課題的核心問題、研究內容與挑戰、突破與產出等內容匯報,并對課題匯報進行研討并提出了具體意見建議。會議還就項目科研管理、經費管理、成果共享與交流等項目管理辦法進行匯報、研討。聽取五個課題的報告后,基金委宋長青副主任指出“看什么”是本項目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一定要把月基探測和地學現象緊密結合,采集新的不同的要素信息,用來解釋地球科學現象。與會人員就項目和課題的科學目標、研究內容和可能挑戰等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研討。
郭華東院士作會議總結,指出通過研討對很多問題取得共識,應進一步針對專家對各課題研究方案和實施過程等提出的建議,凝練、完善、提高。要求大家能夠緊扣地球宏觀科學現象問題,開展月基觀測理論與方法研究,開闊思路,拓寬視野,抓緊時間,多下功夫,做出優秀的成果。
項目啟動會合影
大會合影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