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月18日,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上海市測繪院完成的“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上海市測繪院按照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統一部署,積極推進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將其作為“天地圖”國家地理公共服務平臺的一個省級節點展開技術研究。2010年7月,“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上海市科委立項。該項目研究了多源地理信息統一管理與自動更新技術,搭建了多比例尺及不同比例尺之間不重疊的大型時態空間數據庫,優化了空間數據結構,實現了地理信息高度信息化存儲,徹底解決了GIS信息與地形圖制圖的一致性問題,形成了“既有地上又有地下、既有二維又有三維、既有現狀又有歷史、既有線劃又有影像,既有基礎又有專屬”的地理信息資源特色,改變了單一提供地形圖的服務模式。該項目在解決基礎地理信息安全與WEB服務安全控制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了開放式的應用服務技術,建立了多源多維的上海市地理信息一體化在線服務體系,實現了上海市地理信息資源的縱橫聯通和有效集成。
項目研究過程中,上海市測繪院堅持“建設與應用并舉”的思路,邊研究、邊應用、邊調整,先后申請注冊了“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服務管理與控制技術”、“一種分區段地圖變形的方法”兩項專利,先后完成了“上海市智慧消防地理信息系統”、“上海市應急避險和疏散安置場所信息管理系統”、“上海市不可移動文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平臺廣泛應用于上海的城市規劃、國土資源、城市交通、住宅保障、公安、消防、水務、工商行政、園林綠化、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管、文物保護等多方面,為上海建設智慧城市夯實了地理信息基礎。上海市科委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下階段,上海市測繪院將圍繞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緊密結合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地理國情監測、地名普查、農村地籍調查、2040規劃等工作,開展相關技術研究攻關,持續完善地理信息資源,持續深化“互聯網+”思維,努力搭建一個綜合性更強、資源更豐富、服務更完善、分析更智能的地理信息時空云平臺,為上海市智慧城市和科創中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姜朝芳 徐永紅)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