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旗幟代表的是未脫貧,紅色的旗幟代表的是已脫貧,黃色的旗幟代表的是預脫貧。點擊每一面旗幟,相對應的每一戶貧困戶屬性、脫貧屬性、所在鄉鎮村組、戶主信息、家庭年人均收入、致貧原因,貧困戶住宅面積、貧困戶周邊交通、水系、醫院、學校等信息一覽無遺。點擊三維影像數據,可清楚看到該貧困戶房前屋后情況、家中陳設布置、甚至每塊水田、旱地等實地影像。這是湖南省首個精準扶貧地理信息系統所具有的功能。
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是定位和精準識貧。今年來,為切實助推精準扶貧工作,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決定進一步發揮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優勢,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及不動產統一登記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成果數據為基礎,通過疊加扶貧辦建檔立卡信息、民政等部門相關貧困信息數據和實地調查取證,以隆回縣清水村為試點,由省第二測繪院開發了精準扶貧地理信息系統。
該系統包含了電子地圖瀏覽、貧困戶精準分布與詳細屬性信息查詢、綜合統計分析、資源分析、專題熱力圖(如教育、醫療機構可達性熱力圖、地理國情覆蓋分布圖、后備資源分布圖、基本農田分布圖等)、醫療低保政策與人群追蹤、扶貧開發項目管理、扶貧施政前后對比等8大功能。
系統充分整合了各類基礎地理信息,在導入相關扶貧資料和數據后,能夠把精準到戶的脫貧攻堅相關情況在三維和二維影像圖中展現出來,精確實現扶貧對象、扶貧戶占地面積、扶貧舉措、扶貧成效等‘一張圖’管理,可以說既是精準扶貧的‘活地圖’,也是實施精準扶貧展覽的‘作戰圖’,將大幅提升當地政府精準扶貧工作效率。
下一步,湖南省還將充分利用數字湖南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該系統功能,實現地理信息與互聯網+、大數據、移動通訊等技術的有效融合,全力助推精準扶貧工作。(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