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和貴州省國土資源廳的統籌安排下,6月3日,貴州省北斗導航位置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奔赴晴隆,安裝并調試運行了貴州省第一臺高精度原子鐘(銣原子頻標)。該原子頻標利用北斗衛星信號的長期穩定性、銣原子鐘的低老化特性、恒溫晶振的低相噪特性,構建了一種既具有長期高準確度又具有高瞬穩和低相噪特性的高精度原子頻率標準。該原子鐘頻率準確度優于10-12,相當于授時精度3萬余年不差1秒,可為北斗導航衛星接收機提供精準的外部時間基準源。
原子鐘是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基礎設施,對導航衛星校鐘、衛星精密軌道及鐘差解算、多衛星系統時間差監測等都有重要作用。如今,高精度時間基準已經成為金融、通信、電力、廣播電視、安防監控、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基礎保障平臺之一。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有兩大主要功能,其一是提供高精度、全天時、全天候的導航定位服務,其二就是授時服務。利用北斗衛星信號馴服銣原子鐘得到的高穩定頻率信息,可實現納秒級授時精度的北斗衛星同步時鐘,這種高精度原子頻標具有低成本、安全可靠、全天候、覆蓋范圍廣的優勢。
在國家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中,目前,全國僅有包括貴州晴隆站在內的10個核心站配備了銣原子頻標。晴隆站是國家基準站網在貴州的核心站點,也是貴州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的重要參考站點。
貴州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將于今年年內全面建成并運行,屆時,可以為全省各行業提供高精度導航和定位服務,推動貴州省空間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同時,可以為貴州省各行業提供高精度授時服務,即“北斗時間”。(張濤 汪娟 郭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