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兩重大測繪項目通過驗收
2016-10-26 22:46:03 來源: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10月21日,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在濟南組織召開山東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系統建設項目和東營濱州潮間帶1:1萬地形測量項目驗收會。來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黑龍江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遼寧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在聽取項目匯報、審閱項目成果后,一致認為項目完成了設計任務,同意通過驗收。
山東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系統建設項目首次建成了覆蓋全省陸域及32個人居海島的地理國情信息數據庫,入庫數據涵蓋了地形地貌、遙感影像、地表覆蓋、國情要素、解譯樣本、統計分析等9大類,數據量約5.3TB;開發了具有普查數據管理維護、統計分析、普查圖制作、成果集成展示和應用服務功能的數據庫管理與應用服務系統;采用私有云模式,搭建了基于云技術架構的數據庫運行支撐環境;編制了包括專題要素分布圖、統計圖和統計分析報表、報告等普查成果圖件及文檔資料。
東營濱州潮間帶1:1萬地形測量是山東“十二五”基礎測繪規劃重點工程項目,項目實施首次構建了覆蓋全省的高程/深度基準轉換模型,并利用多源數據獲取技術協同作業,完成了東營、濱州區域4678平方千米潮間帶1:1萬水上水下無縫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其中水下地形測量數據1869平方千米),統一了陸海測繪基準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標準,建成了陸海一體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填補了該區域潮間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空白。
與會領導和專家指出在完成兩個重大測繪項目驗收的基礎上,下一步應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的功能作用,拓展服務領域。既要積極探索按需分類搭建服務平臺,使應用更加便捷;又要做好對市縣的切割和銜接,與市縣建立良好關系,使普查信息更好地服務市縣管理決策;二是不斷加深服務廣度,在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紅線劃定等方面發揮普查成果的作用;三是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包括基礎性監測和專題性監測,不斷摸索經驗,并指導市縣開展有益探索;四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所作為,認真總結項目創新點,發揮科技優勢。
根據《山東省“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山東省將在建成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系統基礎上,加快普查各項任務收官,實施常態化地理省情監測,在完成東營濱州潮間帶1:1萬地形測繪基礎上,繼續推進全省剩余潮間帶區域測繪工作,不斷豐富地理省情信息和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為全省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提供及時、準確、適用的測繪成果。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