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6-11-10 22:10:18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庫熱西·買合蘇提(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藍天立簽署《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移交東盟地區地理信息數據。
11月9日下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庫熱西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藍天立代表雙方簽約。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維森出席簽約儀式,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黃勝杰主持簽約儀式。
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東盟地區的實施和廣西“三個定位”發展戰略的實施,深化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廣西的合作,推進廣西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改革創新發展,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達成共同合作目標,即立足廣西區域優勢,充分利用廣西與東盟合作的良好基礎,全面深化與東盟在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把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放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重要的位置,推進廣西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服務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按照協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實施《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將充分考慮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重點項目安排上給予優先和傾斜;加大對廣西獲取本地及東盟地區航空航天遙感數據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在政策、技術、數據等方面優先支持廣西開展常態化的地理國情監測;支持廣西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支持廣西建立測繪地理信息應急保障體系,將廣西納入國家航空應急保障區建設范疇;支持廣西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與成果應用;支持中國-東盟廣西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建設;將與東盟交流合作的平臺和機構重點安排在廣西;幫助廣西加快測繪地理信息人才培養。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在全區重點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的工作任務,將新型基礎測繪作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的重點;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加快完成數字廣西和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推進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在廣西“多規合一”試點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將應急測繪保障作為全區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中國-東盟廣西地理信息產業基地,打造立足廣西、輻射東盟的科技研發、項目孵化、產業聚集和國際合作的四大平臺;把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工作納入全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總體部署;引導本土測繪地理信息企業走進東盟市場;通過“八桂學者”、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進等方式,加大測繪地理信息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
同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向廣西移交東盟地區地理信息數據,天地圖(東盟地區)接入中國——東盟信息港上線儀式在南寧市舉行。庫熱西、藍天立出席東盟地區地理信息數據移交儀式,共同啟動天地圖(東盟地區)接入中國——東盟信息港上線儀式。
當天移交的部分東盟國家的地理信息數據,是國家局實施的全球地理信息資源建設項目的首批成果;是國家局大力支持廣西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東盟地區的實施的重要舉措。這些數據將依托和借助“天地圖”這一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并促進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在擴大測繪地理信息對外交流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天地圖(東盟地區)接入中國——東盟信息港,將有力地充實信息港建設內容,加快中國與東盟地區地理信息的互聯互通,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走出國門探索了寶貴經驗。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有關司室、單位負責同志,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測繪地理信息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上述活動。(陳秀媛 唐廣生 趙伯林)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