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通過專家驗收
2016-12-24 22:20:20 來源: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12月16日,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通過驗收。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蘇省機關委辦局及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上,劉經南、郭仁忠院士以及來自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省發改委、省統計局、省國土資源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交通廳等部門的15位專家組成的驗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基本統計報告、基本統計對算報告、質量報告和財務報告,審閱了相關文檔和成果資料,觀看了普查數據庫系統演示和成果展示,經質詢和討論,認為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全面完成了總體方案規定的各項普查任務,項目實施有力,成果系統完整,質量優良,經費使用合理,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李維森對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祝賀,對普查實施中省市縣聯動工作機制、高分影像獲取使用、增加7個省級指標和31個市縣指標、抽檢核查100%優良品率的普查成果質量等具有江蘇特色的亮點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開好省普查領導小組會議。要認真總結普查工作,籌備召開普查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核包括普查工作報告、成果發布公告、普查成果匯編等多項內容,形成對普查成果的共識,為成果應用打好基礎。二要深化普查成果的推廣應用。要按照張高麗副總理“對接需求、促進共享,做好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推廣應用”的指示要求,緊密結合當地政府決策需求,圍繞重大戰略、重點工程實施,做好普查成果的分類整理和深度開發,為政府、部門和公眾提供地理國情信息服務。三要開展地理國情常態化監測。按照“全國統籌、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發揮優勢、區別對待、成果共享”的原則,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布局,重點做好地理國情基礎性監測和專題性監測兩項工作,不斷提升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能力。
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采用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強化技術培訓,優選普查作業隊伍,實行普查全過程監理和領導分片督導。項目探索并構建了一條科學、客觀、實用、高效的地理國情普查與監測技術路徑和相應的技術體系,研發了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服務發布與展示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基本統計分析系統、普查圖精編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形成符合普查時點要求的地理國情信息數據并建成了9個數據庫,完成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規定的任務和7項省級、31項市縣級普查擴展項目。項目全面查清了江蘇省地形地貌、地表覆蓋、地理國情要素等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情況,將為國家和江蘇省系統、全面、客觀、準確地掌握地理國情,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促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江蘇局負責同志表示,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視察江蘇講話精神以及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回信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對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工作提出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黨代會提出的“兩聚一高”建設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認真修改完善相關資料;二是著手做好普查成果發布;三是推動普查成果廣泛應用;四是推進地理國情常態化監測。
江蘇省普查辦全體成員,全省13個設區市、3個省管縣普查辦的相關負責同志,普查承擔單位和監理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常晴 丁馥虹)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