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出的地理信息服務本體國際標準正式立項
2017-01-09 15:23:24 來源: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近日,在美國雷德蘭茲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會(ISO/TC 211)第43次全體會議上傳來消息,由中國提出的國際標準項目提案《地理信息本體第4部分:服務本體》(ISO 19150-4),經各成員國表決,一致通過立項。該項目是我國繼主導編制《地理信息影像與格網數據的內容模型及編碼規則第1部分:內容模型》(ISO/TS 19163-1:2016)和《地理信息遙感影像傳感器定標與驗證第3部分:SAR/InSAR》(ISO 19159-3)之后,又一個自主提出的地理信息國際標準項目,是中國持續和深入開展地理信息標準國際化工作的新成果。
據了解,2015年12月,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211國內技術歸口辦公室組織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中科數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在ISO/TC 211第41次全體會議期間召開的WG7工作組會議上提出開展服務本體相關標準研究的提議,并獲得了與會國專家代表的認可和支持。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7月中國正式向ISO/TC 211提出了《地理信息 本體 第4部分:服務本體》國際標準項目提案,經過各成員國為期3個月的投票,該提案正式通過立項。未來三年,該項目將由中國負責,中國、加拿大、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法國、挪威的有關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標準編制。
ISO 19150-4是地理信息本體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建立地理信息服務本體的框架模型,并利用網絡本體建模語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描述地理信息網絡服務。該項目通過對服務本體的詳細定義,將有助于實現跨地域、跨平臺、跨語言等異構環境下語義層面的地理信息互操作與共享的網絡服務。ISO 19150標準分為4個部分,前兩部分《地理信息 本體 第1部分: 框架》(ISO/TS 19150-1:2012)和《地理信息 本體 第2部分: 網絡本體語言(OWL)的本體開發規則》(ISO 19150-2:2015)均已經正式發布。(郭建坤 王春卿 劉海巖)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