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專家委員會在北京召開
2月8日至9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召開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專家委員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劉先林、郭仁忠,以及來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北京航天大學、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我院的有關專家對智慧咸陽、智慧重慶項目“把脈會診”,審議了新版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技術大綱,明確了今后一個階段我國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的工作思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會議并講話。
李維森指出,智慧城市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測繪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信息資源,各地要依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協調組的政策要求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開展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夯實智慧城市建設的時空信息基礎。目前,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技術支持單位結合前期建設實踐和技術發展趨勢對技術大綱進行了修訂,希望各位專家結合自身經驗,對技術大綱與試點項目進行評估與把關,提出寶貴意見。李維森要求,各地在建設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過程中,要與市縣空間規劃、生態文明審計、多規合一等社會熱點工作結合起來,做好典型示范應用,讓時空信息最大限度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進一步體現測繪地理信息的價值與作用。
專家委員會聽取了智慧咸陽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項目設計書、智慧重慶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進展情況匯報,審閱了項目成果資料,經過質詢討論,認為項目穩步有序推展,達到了預期目標,一致通過評審與評估。專家委員會重點圍繞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的現狀、需求與技術趨勢,對新版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技術大綱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專家委員會認為,新版技術大綱契合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協調工作組2016-2018年任務分工》的精神,總結了前期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體現了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要求和城市智慧管理的新需求。專家委員會還就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的框架定位、安全保密、示范應用、標準體系、效果考核等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家局在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著有成效的工作。在國家層面確立了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任務與地位,通過部際互動、宣傳培訓,進一步擴大了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的影響力,通過專家咨詢、技術創新與試點推進,在時空大數據建設、云平臺建設、典型示范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效果,初步形成了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的標準體系與技術路線,為今后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馬照亭)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