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局“秦嶺測圖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項目獲2016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日前,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2016年度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推薦的“秦嶺測圖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項目榮獲2016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秦嶺測圖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項目由陜西局組織實施,陜西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測繪標準化研究所、陜西省第一、第二、第四測繪工程院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先后開展了基于POS輔助稀少控制點試驗生產、秦嶺地區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準面確定、基于資源三號衛星影像測圖方案的研究、秦嶺1:1萬測圖工程內外一體化測圖、秦嶺測圖中機載激光雷達(LiDAR)系統及DSM、DEM相關技術研究、DEM智能化生產研究及軟件研發、1:1萬圖庫一體化數據生產模式與技術方案的研究、秦嶺測圖工程安全監控系統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工藝、方法研究。
項目累計投入技術人員2000余人次、高新技術裝備500余臺(套),歷時三年,完成1∶1萬正射影像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線劃圖、地形圖等成果累計3萬余幅,各類工作用圖800余幅,數據量超過2.5TB。項目成果填補了占全省面積28%、約5.7萬平方千米的秦嶺地區1:1萬地形圖無圖區的空白。同時,該項目還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包括:首次在我國成功攻克基于機載雷達測制1:1萬地形圖的技術難題;首次完成利用國產衛星資源三號影像在省級測繪工程中的生產實驗;自主研發數字高程模型智能化生產軟件,提高生產效率達5倍以上;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監控系統,可24小時實時動態監控、追蹤并完整記錄野外作業人員的移動軌跡,保障工程安全。
該項目的實施,使省測繪行業的科技水平和技術實力顯著提升,使省測繪科技邁上新臺階。自2013年2月第一批測圖成果完成以來,現已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陜南移民搬遷安置等重大民生工程,秦嶺地區的違法建筑、礦產資源、河道和水源地環境等治理督查,引漢濟渭、西氣東輸、西成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秦嶺地區交通、水利、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8·12”山陽特大滑坡應急救援,秦嶺區域規劃,秦嶺地區資源開發利用,“數字漢中”“數字商洛”等城市信息化建設,秦嶺地區旅游開發等提供了各類成果和技術服務。
近年來,陜西局在省科學技術獎項推薦工作中積極組織、指導行業單位和局屬單位參與獎項申報,并對推薦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和形式審查,連續4年獲獎,其中,2013年度和2014年度獲得三等獎各1項;2015年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目前,陜西局正在積極組織開展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余傳杰)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