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測繪地理信息局服務和林格爾新區建設
測繪質檢人員在冒雪對地形圖成果進行野外實地檢查。
人勤春來早。在北疆內蒙古,作為 “一帶一路”背景下、向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支撐的和林格爾新區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積極主動作為,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性、先行性的作用,為和林格爾新區建設提供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
高度重視 主動對接
和林格爾新區,是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為契機,同時強化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等地區的互動合作的背景下設立的。建成后的和林格爾新區將是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智慧區、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先行區,將成為未來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內蒙古測繪地理信息局黨委高度重視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和林格爾新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關于全力做好和林格爾新區建設的總體要求,把新區建設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工作作為全局重點工作來抓,統籌謀劃,主動對接。
3月6日,內蒙古還是春寒料峭。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重明和局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與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一行對接座談,就服務和林格爾新區建設提出方案。雙方就建立長期溝通協調機制、優化服務方案等問題達成共識。此后,內蒙古局成立了以王重明為指揮長的和林格爾新區建設測繪保障服務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航空攝影保障、信息系統建設、資料保障5個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領導、監督協調,推動工作。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強化合作機制,更好地推進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利用,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和林格爾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測繪地理信息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局抽調一名技術骨干派駐新區,負責日常工作協調對接。內蒙古局多次召開局務會、局長辦公會、新區測繪保障服務調度會,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
多措并舉 積極作為
為了推進新區規劃和建設,內蒙古局積極作為,多措并舉,為新區建設提供測繪保障。3月9日,航空攝影保障組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將航攝飛機調到機場。在安裝調試航空攝影儀的同時,積極協調,抓緊申請航空攝影空域。他們連續克服了空域管制、陰雨天氣等困難,從3月12日到3月19日,完成飛行航線47條,總長1124公里,飛行面積930平方公里,約占新區總規劃面積的85%以上,獲取航攝成果為分辨率優于0.1米的高清影像數據。在3月21日便完成了相片洗印,開始分析整理,提供測圖。因天氣等原因,剩余的部分也在4月3日完成了航攝。
為了滿足新區生態綠化工程的季節急需,內蒙古測繪院投入100多名技術人員,調用無人機航攝系統,3月15日陸續進入測區進行實地測繪,4月10日向新區管委會提交了新區生態綠化帶123平方公里1:1000地形圖測繪和建設征地范圍28個村莊影像圖。按照新區規劃、征地、拆遷的時間安排,所有“一核兩翼”(一核:即由和林格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沙爾沁工業園區、臨空經濟區和新機場組成的中部產業核心區。兩翼:一是北部由金橋開發區和東部白塔片區組成的城市新區;二是南部由托克托縣工業園區、清水河縣工業園區組成的托清工業集中區)范圍1:1000地形圖測繪成果,從4月底開始,分批提交新區。
加快進度 保障到位
根據新區管委會要求,內蒙古局著手啟動新區三維信息系統建設工作,積極進行前期準備,計劃7月初提交成果。目前,提供了新區范圍內100多幅1:1萬地形圖數據,為新區前期規劃設計、確定航攝和生態綠化范圍,提供了重要依據。與此同時,內蒙古局利用豐富的基礎資料優勢,及時為新區提供了新區范圍鄉村行政界線圖件,為新區建設規劃提供了重要基礎依據。他們發揮技術優勢,及時提供新區范圍內什拉烏素河、寶貝河河道中心線數據,為河道治理、規劃和建設工程的啟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先行兵,內蒙古局確保測繪保障到位。在工作中,始終主動保持與新區管委會的密切溝通和對接,科學合理制定項目計劃,及時調整工作安排,準確劃定航空攝影及1:1000地形圖測圖范圍。根據新區的地理位置和今后發展,為減小投影誤差,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局領導幾次帶領相關技術人員與管委會協商,共同研究分析,確立了新區坐標系統和數據格式,制定了相關標準。他們還主動為新區進行地表沉降篩查工作,從3月10開始,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20期20米分辨率的衛星雷達影像數據,利用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繪(InSAR)技術,進行地表沉降監測,獲取了新區范圍可靠的地表沉降信息,并于3月16日將分析造成地形沉降的原因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和篩查成果提交新區管委會。在提供測繪成果時,內蒙古局嚴格執行檢查驗收制度,并邀請第三方對測繪成果進行抽驗,確保測繪圖件數據準確。他們的工作得到新區管委會的充分肯定。
現在,內蒙古局以高標準加速度,奮戰在新區建設上。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成果質量過程控制,嚴格執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打造樣板工程;確保時限,明確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嚴格按照新區建設總體規劃工作進度要求,密切配合相關規劃設計單位,做好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