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深度布局民生應用
基于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全球首個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及應用,于2017年4月18日在武漢正式上線發布。
該系統由武漢大學、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學會、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產學研機構聯合創新研發,以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北斗/GNSS協同精密定位技術”項目、中國保險學會重大專項“基于高精度北斗感知與智能聯網技術的車輛保險UBI應用”及湖北省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等一批產學研重大項目等支撐下所取得的協同創新重大成果,標志著國內首次將“羲和系統”與智能聯網技術應用于保險和交管領域,為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在國計民生的產業化布局提供鮮活的寶貴經驗。
劉經南、劉先林、王家耀、李建成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張春領等60多名國內行業知名專家參加了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正式運行這一歷史性的重要儀式。
北斗護航國泰民安 打好產業安全底層
繼2011年12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試運行服務開始,其在民生中的應用發展一直備受各方關注。五年來,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家交通部、國家工信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國家重要機關史無前例地集中發力,大力推動北斗高精教在各領域的產業布局。
過去在民用領域,如交通行業、金融行業、電信行業、地理測繪等關鍵領域,由于嚴重依賴美國GPS系統的授時信號和定位信息,對于我國的國土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013年 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以企業為主體,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培育服務新業態、擴大市場應用、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核心,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在此次北斗產學研協同創新重大成果發布會上,武漢大學、賽伯樂綠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約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產業化實施推廣戰略投資合作框架協議,賽伯樂綠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入10億元產業化建設和應用推廣資金,重點以保險行業和公安交管應用需求為引領,開展100萬臺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終端規模化應用,打造國家級北斗高精度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同時,共建新型北斗高精度技術創新中心、即時判大數據信息平臺與云計算中心、警保聯動快處快賠服務中心平臺、設立2000萬元研發基金,用于北斗高精度技術的創新研發;加強集成創新與應用模式創新。為我國商業車險改革與北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刺激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北斗貢獻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業發展借勢科技先行
北斗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是緊密關聯、相互促進,必須通過把技術扎根于產業實踐,才能不斷檢驗和優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指出:隨著傳感器成本的大幅下降,智能交通車聯網產業離生活已不再遙遠,而能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和高精度時間控制的北斗系統更是為智能交通系統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2016年6月,中國首次發布《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指出:“面向智能手機、車載終端、穿戴式設備等大眾市場,實現北斗產品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重點推動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成為車載導航、智能導航的標準配置,促進在社會服務、旅游出行、弱勢群體關愛、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應用。”
據介紹,武漢大學、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學會、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協同精密定位技術”項目、中國保險學會重大專項“基于高精度北斗感知與智能聯網技術的車輛保險UBI應用”項目及湖北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等一批產學研重大項目為支撐,研制了“即時判: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其中,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是即時判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及應用產學研重大成果項目實施產業化和市場推廣主體,是一家專注基于北斗高精度時空信息車聯網和汽車保險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北斗產學研協同創新產學研項目主體單位參與了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衛星定位技術取證規范》、《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技術取證規范》等標準規范的實施及北斗高精度定位取證技術實驗平臺的建設。
同時,在中國保險學會、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科學管理研究所等單位的支持下,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等產學研項目主體單位起草完成《智能網聯車載后視鏡終端》、《智能網聯車載系統保險數據》企業標準,填補我國還沒有北斗高精度智能車載系統數據用于保險領域標準的空白,為北斗高精度定位數據合法性及在交通事故處理中的證據效力提供了保障和依據。
目前,即時判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網聯車載終端,被公安部交通科學管理研究所認定為國內首個公安交管車載視頻記錄取證設備,通過國家道路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合格檢測;并榮獲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新技術新產品成果銀獎,為高精度北斗的民生應用領域創造了多個突破:
全球首個將互聯網+北斗技術應用于商業保險改革的成果
全球首個實現車道級(亞米級)定位精度的車載后視鏡終端
全球首個集成了大規模車道級高精度數字地圖的車聯網系統
全球首個獲得公安道路交通執法取證設備認證的車聯網終端
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創新融入國家科技部“羲和系統”總體框架,集成亞米級北斗高精度/GNSS定位感知、多傳感器組合車輛行為感知、基于車載視覺的先進輔助駕駛、時空大數據協同計算與融合處理、基于UBI體系保險精算與反欺詐建模、智能網聯等新興信息技術,彰顯國際先進水平。
警保聯動最貼近民生 社會效益實現三贏
提供科學的衣食住行解決方案是國計民生的底層建設,中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有十多萬,惡性事故多集中于交通信息環境復雜或環境突變的事故隱患位置。
劉經南院士介紹說:以北斗衛星系統為基礎的主動交通安全預警,會根據違規車輛信息,主動向受影響車輛發送信號,避免道路使用者因對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足而造成事故。下一步,通過高精度北斗感知技術應用在保險領域,對駕駛里程、駕駛時間、駕駛行為習慣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判定駕駛員的安全風險等級,進而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差異化的保費。
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通過一個車載硬件、一個移動客戶端App,連接交警服務云、保險服務云、車主服務云,形成出行安全管理的生態閉環,隨著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的廣泛及縱深落地,將對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商業車險改革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據了解,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推出四大功能:1,交警與用戶實時通信連接,在發生交通事故的第一時間,交警可通過數據進行遠程定責,減少事故糾紛;2,獲得實時事故數據,基于真實數據交警可快速進行事故處理;3,事故數據的可靠性,系統可提供有效在線證據鏈,保障事故處理的公平性;4,完整事故發生前后人、車、路數據,為交警部門提供客觀、科學的備案。
多年來,與交通事故緊密相連的商業車險行業同樣困局較多,銷售鏈條過長導致銷售成本居高不下、事故定責因缺少公平證據導致理賠難、騙保多,因為缺少大數據,導致商業車險過于單一,難以形成合理的產品結構。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及應用通過一鍵購險、一鍵報案,簡化了中間鏈條降低成本,同時,基于與交警同步的證據鏈,規避了騙保的管理盲區,切實做到快處快賠,合理理賠。更重要的是,保險行業將有可能基于UBI大數據分析,研發更加科學的個性化商業車險,鼓勵駕駛員改善駕駛行為,減少事故發生。從2016年的數據看,UBI智能商業車險有6800億市場量,未來將達到萬億,僅湖北省就有1000億市場空間。
在試運行的近一年時間里,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已初具規模。通過人、車、路的有效聯動,該系統有望在未來推動“北斗+”智能制造、金融保險、汽車后市場服務、云計算與大數據等產業的新業態,促進供給側改革與產業結構優化,全面開創北斗高精度產業經濟新局面。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