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是測繪人——測繪人自傳
圖為作者在精心編繪地形圖。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測繪工作者,父母都是在測繪戰線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測繪。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我也在這個神圣而平凡的測繪崗位干了30多年。
我從小生活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學院大院里。父親龍瀛洲1949年9月參軍,經過鍛煉和學習成為一名總參測繪學院的教員。母親郝桂芬1950年參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局航測隊多倍儀組從事測圖工作。從那時起,我的家庭就與測繪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的我還小,對測繪還毫無認識,毫無概念。但有一天,在暗室里,我看到母親和許多的叔叔、阿姨們帶著紅綠眼鏡忙碌的身影,他們的工作充滿了神秘。從那時起,我便夢想著自己長大以后也能像他們那樣穿著白大褂,帶上神秘的紅綠眼鏡。
1980年高中畢業,上天給了我一次非常好的機會,遼寧省測繪局面向社會招聘測繪工。我通過筆試、面試幸運地成為了一名測繪地理信息戰線的新兵。通過一段時間的內業、外業培訓后,我被分到了航測隊多倍儀組工作。當我來到當時位于航測樓二樓最里面的作業室門前時,那仿佛久別的場景,讓我又驚又喜,這不就是我夢想中的那個神秘的工作場景嗎!暗室內多倍儀上那酷酷的紅綠眼鏡,一下子把我帶回了童年。也就從那時起,我一刻也沒有離開過生產一線。
30多年光陰似箭,當年的青澀青年,如今已步入中年,每當回憶起往事,都感到那么親切。特別是最近十多年,測繪事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我們的測繪生產任務從指令性改變為市場任務。測繪市場也從遼寧走向全國,從2001年開始,我參與了無錫測區、武漢測區、南京測區、蘇州測區等外省的測繪任務。當時的外業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在南京工作最主要的問題是氣候炎熱、蚊蟲多、飲食不習慣等。最難忘的是2003年我們在南京工作時,正趕上“非典”疫情,當時南京還是重疫情區,我們仍然堅持工作。
30多年的工作中,我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我的父母優秀的測繪前輩,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無論是在逆境還是在順境,無論在外業還是在內業。他們都給予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在他們的心里,我的測繪工作比他們自己的任何事情都重要。至今,在我們這個家里談的最多的話題仍然是測繪。他們對測繪事業的發展仍然關心。雖然現在有許多新的專業技術知識,他們聽不懂,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關懷和希望,也是我做好工作的動力。
2015年,我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本以為要與從事一生的事業告別了,當時還真有點依依不舍。就在馬上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中央下發了關于高級工程師可以延遲退休的政策。我便決定放棄退休,我的這個決定得到了父母及愛人的支持。這使我可以繼續更加安心地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測繪事業中。我要把多年來積累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人,發揮余熱,做好傳幫帶工作。
測繪人用每天辛勤的工作詮釋著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多年來,我以“測繪靠我發展,我靠測繪謀生存”為座右銘,每天面對著多個測繪項目和大量的數據編輯、檢查,雖然都在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既辛苦又枯燥,但面對自己參與生產的測繪成果,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30多年來的工作經驗,豐富了我的人生。我驕傲我是測繪人,我為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建設發揮過光和熱、為測繪事業作出過貢獻感到驕傲與自豪!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