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佛山轉型智能制造2.0工業4.0時代
測繪網訊 日前,在智能制造與工業大數據思客會上,多名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分享了相關領域科研前沿技術,并為佛山乃至我國在工業大數據時代實現智能制造建言獻策。其中,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表示,智能制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根基,“我們一定要把智能制造作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突破口及主攻方向。”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也借思客會平臺,向在場院士、專家發出誠懇邀請,“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為佛山制造業發展‘把脈’,建言獻策。”
◎亮產業“家底”邀院士“獻策”
一直以來,制造業是佛山立市之本,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是其面臨的一大課題。“2016年佛山市規模以上生產總值達2.14萬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六,智能制造總產值超過600億元。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27億元,增長8%。”會議開場,蔡家華用一組數據亮出全市制造業“家底”。
近年來,佛山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戰略,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大數據為突破口,全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他舉例稱,美的集團(000333)建立了工業大數據中心,利用大數據分析,對企業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維尚家居通過建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智能制造與智慧配送等體系,實現了全屋家居數碼定制和個性化;佛山眾陶聯以“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搭建“B2B+o2o”的陶瓷產業鏈全球性集采平臺,構建陶瓷產業上下游協同。“佛山的這些做法獲得了國務院表揚,2015年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趨勢,工業大數據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重要基礎。“雖然佛山在發展智能制造和工業大數據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蔡家華現場向與會院士、專家發出邀請,希望他們為佛山制造業發展建言獻策。
◎人-機-環境共融是未來機器人主要特征
思客會現場,來自智能制造、工業大數據領域的4位專家進行了專題報告,與在場聽眾分享了相關領域國際科研前沿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稱,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是產品智能化、裝備智能化、車間智能化與工廠智能化。同時,他認為,未來機器人(300024)主要技術特征是人-機-環境共融,能夠與作業環境、操作者和其他機器人之間自然交互,自主適應復雜任何和動態環境。
“互聯網+”已成為工業大數據時代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技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劉韻潔提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形成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新格局。利用未來網絡可實現企業內部縱向集成,企業間橫向整合。
“所謂智能,主要是指機器能夠自主地應對復雜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所以它要比傳統機器更好地來對付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中國工程院院士、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杰在報告中直言,智能制造的目標是實現個性化,按需定制,要柔性化、高質量、低能耗等,但最終還應突出制造。
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IMS主任李杰則表示,企業可利用傳感器,從制造與工業系統中搜集現有與過去的數據。然后通過分析,找出隱形操作問題及未知變異,以及時地做預防管理、避免故障并創造價值。
◎“智能化工廠要能吸引年輕人”
對于佛山如何發展智能制造,在場院士、專家也各抒己見。
李杰說,“所謂智能制造,是機器完成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機器換人’不能算作智能制造。佛山目前是先進制造,接下來要發展智能制造,對工廠進行改造,應使其能吸引年輕人,讓年輕人覺得能快速知識、有豐富創造力,這才叫智能制造。”
而李國杰則直言,與佛山一樣,目前國內許多城市都在發力創新創業。“在此過程中,我認為各地政府應把握兩個原則:公平、普惠。“他表示,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對企業給予政策扶持時,都會進行“擇優”,即發展好的、發展快的企業就多給點支持。
“然而,政府如何判斷誰的企業好、誰的企業不好呢?”對此,李國杰認為,政府應將制定普惠性的鼓勵創新扶持政策。例如企業的研發投入達到一定比例,政府可以減少其稅收。通過減少企業成本,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廣東工業大學校長陳新在粵工作二十余年,來佛山次數頻繁。在他看來,佛山有著深厚的積淀、開放包容的文化及較為完善的市場機制。
接下來,為佛山如何更好地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陳新從兩個方面給出建議:“一方面,企業家既要低頭看路,也要仰望星空。世界科技革新日新月異,企業要盡量將新技術融入生產制造。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完善的政策環境,更高效的政務服務,從主導型向服務型轉變,這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
■專家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智能制造的根基在于工業大數據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智能制造系統包含了三個不同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數字化制造,第二個層次是智能制造1.0系統。而未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2.0系統。
但不管是哪個層次,它的根基都是工業大數據。現在之所以提出來智能制造2.0,也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在近幾年發生了戰略性、突破性進展,產生了第二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我們稱之為人工智能2.0技術,它實際上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變革和核心技術。它之所以可以實現這個突破,它的根基和關鍵也是工業大數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杰:政府應推動管理創新 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
在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過程中,我希望佛山政府多在管理方面進一步創新,使得創新扶持政策能真正落實到有潛力、有技術的企業上,鼓勵這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這樣才能推動佛山創新創業發展。
◎廣東工業大學校長陳新:企業家既要腳踏實地 也要仰望星空
佛山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應從兩方面入手:第一, 在延續腳踏實地作風的同時,佛山企業家也要仰望星空。現在世界的科技革新速度越來越快,企業家應盡量將前沿技術融入生產制造。第二,政府應為企業提供更為高效的服務,從主導型向服務型轉變,這是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Cehui8 山澗)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