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InSAR測繪應用及產業化高峰論壇舉行
測繪網訊 首屆InSAR測繪應用及產業化高峰論壇當天在深圳隆重舉行,旨在宣傳InSAR在測繪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并推動其產業化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湯海,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載人飛船副總設計師、資源系列衛星總設計師和總指揮、高分三號衛星總指揮張慶君,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倪紹文,加一個國家遙感中心綜合與地球觀測處處長張松梅,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永紅,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副主任唐新明,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香港理工大學建設與環境學院副院長丁曉利,深圳市有關領導、國內部分省市測繪部門領導,媒體記者等出席論壇。
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球信息科學研究所(ISEIS)、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深圳大學海岸帶地理環境監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由洪都天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專家學者以InSAR自動化處理軟件應用及產業發展的觀點展開討論交流,探索發展方向,推廣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模式,為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借鑒參考,為城市公共安全、防災減災做出貢獻。(測繪網 山澗)
本屆論壇得到了國家有關機構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吸引了國內權威專家的積極參與,主要嘉賓從政治領域到科研領域,包含了眾多的學科,他們的真知灼見和科研成果代表了全球高端水準,一系列精彩演講和獨到的見解將引起各級政府和企業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和關注,對于解決目前城市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供了安全保障和預防措施,為推進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對于推動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國家防災減災事業起到巨大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對于我國貫徹科學的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也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對“一帶一路”戰倡議供重要支撐。
作為重要主辦方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于2005年成立,建基于早前由中國科學院(CAS)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1997年成立的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JLGIS)。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基金、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及霍英東基金會支持下,ISEIS建立了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為香港,南中國及周邊地區的遙感研究適時接收微波、可見光和近紅外衛星數據。10年來,ISEIS已成功獲得超過60個具競爭力的研究項目,當中包括42個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16個創新及科技基金,1個“973”計劃,1個中歐合作的“龍計劃”,3個“863”計劃和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金額超過港幣1.1億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