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規劃進行時,誰能先拔頭籌?
Cehui8訊 隨著雄安股的全面退潮,市場對雄安的熱度明顯降溫。不過,官媒依然在一點點的放消息,繼放出雄安規劃面向全球招標后,這兩天的河北機關報,又透露了兩條消息。
第一條是關于新區的人才引進政策,新區"將實行一人一策、特事特辦,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積極吸引各類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把新區打造成創新成果轉化的沃土、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樂土。"
第二條是關于新區規劃方面的,"河北省將加緊建設智慧雄安時空信息云平臺和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測平臺"。"雄安新區將成為面向全球的科技創新新城,將匯聚來自全球的科技精英和高新企業,建設之初就要建立起完善嚴密的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和體制。"
這兩條消息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進一步明確了雄安新區的定位-科技創新新城,驗證了我們對于雄安"中國的硅谷,創新的試驗田"定位的判斷。與此同時,消息也提示了部分潛在的投資機會,即規劃咨詢、智慧城市、云服務、地理信息、環境檢測。
眾所周知,雄安新區正在做頂層設計,即城市建設規劃和未來的產業規劃,不管是先期的規劃,還是初期的基建和環境治理,企業想獲得訂單都非易事,沒有足夠的實力或行業龍頭,基本不可能拿到訂單。
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網站消息,地信中心組織召開了“雄安新區”測繪檔案編研工作研討會,就開展雄安新區測繪檔案編研工作進行了研討。中心介紹了與河北測繪資料檔案館聯合開展“雄安新區”測繪檔案編研情況。
據河北地理信息網消息,河北省第二測繪院參與的雄安新區先期測繪任務完成。百余名作業人員組成的測繪隊伍深入雄安新區各個角落,運用多種測繪手段,完成了新區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的先期測繪任務。未來,地理信息部門還將建立地理信息數據和生態環境監測兩大系統平臺,用于支持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以及監測當地環境變化。
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結果公布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程鵬飛表示,普查成果目前已服務于“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以及雄安新區等熱門區域。
程鵬飛表示,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一個目標就是為國家實施重大戰略服務。在“一帶一路”區域完整獲取了相關的地表覆蓋數據,可以進行生態空間分布的分析、主要基礎設施的分布、地質環境穩定性。在京津冀這一地帶獲取了多期的大概有21.7萬平方千米區域多期的數據,包括空間生態環境、地表沉降等大量的數據,很好地用于京津冀協調發展。雄安新區落在京津冀地帶,這些成果數據無疑也會為雄安新區今后的新區的開發,生態環境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承載力的分析和評估等等方面發揮它的作用。(測繪網 山澗)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