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星,我國即將發射6-8顆北斗三號衛星
Cehui8訊 剛剛過去的5月,有兩則新聞科技感十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五十三團七連棉花播種現場,只見拖拉機牽引著播種機奔馳,卻看不到駕駛員;阜康市上戶溝鄉源森農田地里,兩架無人機始終與小麥保持1.8米的高度,勻速往來飛行,噴施硒肥不重不漏。新聞吸睛之處就是——這些頗顯“魔力”、帶給我們驚喜的動作都依靠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
目前,地球上空,15顆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導航衛星日夜不停運轉。自2000年第一顆北斗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按計劃穩步推進,躋身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列。
最近5年,北斗導航衛星發射進入密集期,圓滿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區域組網并投入運行,攻克了運載火箭上面級直接入軌發射、高精度原子鐘、星間鏈路、自主導航等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其中,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實現了國際衛星導航領域和我國航天領域的多個首創,走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
根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2017年下半年,我國將采用一箭雙星發射6至8顆北斗三號衛星。屆時,將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史上多個突破。據悉,北斗三號衛星還將于2018年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廣泛應用于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對維護國家利益具有重大意義。通過近年來科研人員奮力拼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迎來了產業化的“黃金時代”,充分顯示了中國科技創新的綜合實力。目前,“北斗”不僅在測繪、交通運輸、減災救災、電力、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還在監控跟蹤類可穿戴式設備、移動健康醫療、城市快遞、互聯網汽車和共享單車等細分領域獲得更加廣泛的拓展。據專家測算,2020年前后,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
約600年前,中國古人通過測量北斗星的高度,換算出相應的地球緯度;如今,15顆“北斗”嵌滿星空,璀璨的“中國坐標”正服務全球越來越多的用戶,成為繼高鐵出海、核電外交后的又一張“中國名片”。
從導航定位系統立項到15顆“北斗”嵌滿星空,20余年斗轉星移,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璀璨的“中國坐標”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擁有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更是大國崛起的鏗鏘步伐與道路自信。
“中國坐標”展示自主創新的中國智慧。“北斗”系統研制過程中,科技人員從零起步,創造性提出了集定位、通信和授時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工程建設方案,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憑借自己的實力開辟了衛星導航的新紀元。這條充滿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何嘗不是值得分享的寶貴財富!
“中國坐標”展示“中國制造”的工匠精神。經過多年奮起直追,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落后于GPS導航系統到性能基本相當,實現了從“無”到“有”、由“粗”到“精”的蛻變,每一步拼的都是大國工匠精益求精的耐性和追求極致的韌性。每一次升級突破,何嘗不是中國制造正在謀求的重大突圍!
“中國坐標”展示國際合作的大國胸懷。中華文明從不吝于分享經驗與技術。2018年,中國“北斗”將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到2020年,全球都能享受“北斗”的服務。中國的高新技術將越來越多地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不驕傲自滿,不妄自菲薄——堅持自主創新,我們必將告別“跟跑”,躋身全球創新領跑者行列。(測繪網 山澗)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