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地理測繪:地質調查與高精度航拍齊上陣
測繪網訊 7月9日,對雄安來說是特殊的一天。100天前的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立國家級新區。這一繼深圳和上海浦東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被譽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再訪雄安“核心區”,首站選在了河北省安新縣大王鎮這個記者曾探訪過的地方。
這個小鎮最近又一次出名,是因為新華社的報道——《雄安開展萬米地下地質調查:地上地下打造兩個雄安》。文章稱,支撐服務雄安規劃建設的地質調查全面拉開序幕的標志,正是大王鎮3個工程地質標準孔日前同時開工。
圖為在雄安進行地質調查的工作人員
地質調查已近一個月 7月底將完成一期調查
7月初的華北平原正值雨季,6日這天,大王鎮迎來了入夏以來最大一場雨。
這個小鎮,三個月前曾因一張照片被全國所知。那是4月初,新區成立不久,《河北日報》頭版刊發了省委書記趙克志、副書記許勤察看新區核心區概貌的文章。在配發的圖片中,河北省領導在一片麥田旁的土路上邊走邊聊。不少眼尖的當地人一下就認出,省領導經過的麥田就在大王鎮附近的一條省級公路旁,這條公路是連接安新與雄安新區籌委會所在地容城的主干道。
封面新聞記者4月中旬探訪時,大王鎮旁的田野里,翠綠色的冬小麥正沒過腳踝。而如今,小麥早已經收獲。
6月底,大王鎮又一次出名是因為新華社的報道。文章說,在雄安,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從萬米深處地質調查開始,打造國土空間立體開發示范區。開工標志之一,便是大王鎮3個工程地質標準孔同時開工。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國土部直屬單位,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
在大王鎮小王營村的村民們看來,最近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正是二十多天前來了不少地質調查隊員,“每隔幾十米就打一個孔,聽說要打上百米深”,一位張姓的村民說。
村民所說的調查隊,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河北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等單位。從上月14日起,200多臺鉆探、物探、試驗等野外施工設備和1400多名施工技術人員,陸續投入雄安野外調查,范圍覆蓋新區全境。
數據顯示,至6月30日,雄安地質勘查已終孔驗收鉆孔237個,正在施工鉆孔183個,累計完成鉆探進尺33282.75米,完成總工程量61.35%。
但其實,這次漫長的勘探才剛剛開始。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土部了解到,涉及雄安的地質調查將歷時4年。7月底完成一期調查,提交階段成果,服務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編制。12月底完成二期工作,提交年度成果,服務重點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圖為在雄安進行地質調查的工作人員
雄安兩度高精度航拍 新區地理信息數據已獲取
小王營村的村民們看到了老家田間的“地質隊”,也聽說了“地上地下打造兩個雄安”。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安新除了受到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關注,還引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官員。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主管全國測繪事業的機構,歸國土部管理。該局日前與雄安新區籌委會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對接測繪地理信息科技支撐新區建設座談會。會議的地點正在安新。
會上,該局副局長李朋德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將構建測繪地理信息科技支撐服務平臺,把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全過程落到地理信息大平臺,為雄安新區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建設提供智能化時空信息服務。
這并非該局領導近期首次進新區。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證實,副局長王春峰6月29日也曾調研這里。
王春峰調研中也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河北地理信息局已獲取雄安新區高精度地理信息數據,并設計制作地面三維影像圖,為新區規劃、拆遷安置、工程建設提供了全面、立體、直觀的數據支撐。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于振海補充說,河北地理信息局已兩次開展新區范圍高精度航拍,直觀表現了新區管控期間空間現狀現貌。
圖為在雄安進行地質調查的工作人員
最深將調查地下1萬米 建立不同空間尺度四維地質模型
正是基于地上地下的“信息數據”,國土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從萬米深處的地質調查開始,欲將雄安打造成國土空間立體開發示范區。
大王鎮南河村一處麥田,鉆機工人并未因雨歇工。河北省地礦局水勘院的一支隊伍就駐扎在這里。從6月中旬進入新區,勘探方案就成了“軍令狀”。7月10日之前,他們要完成54250米鉆孔深度。
編錄土壤樣本是地質調查的基礎工作之一,由技術編錄員完成。土壤樣本取出后,他們會立刻上前,借助色卡分辨土壤顏色、記錄數據……
一樣的地質調查,也正在相鄰的容城進行。小里鎮勝利莊村附近一片收割后的麥地,十余米高的鉆塔高高聳立。鉆塔不遠處,簡易的帳篷就是部分一線技術人員臨時的家,他們吃住都在這里。而還有部分人租住在村中。
地質調查隊將在雄安調查地下0至10000米范圍的土壤層、工程建設層、主要含水層、地熱儲層、深部探測層的地質結構和參數,并建立不同空間尺度四維地質模型,打造“透明雄安”基礎平臺。
“透明雄安”什么樣 聽聽地質部門怎么說
關于“透明雄安”和萬米深層的調查,地質調查部門還有更詳細的注解——
地下0至200米主要開展水土質量、地下空間、工程地質、生態水文地質、淺層地溫能等調查評價,服務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地下200至600米:開展水文地質調查。查明應急供水水源地和優質礦泉水分布,為城市直飲水和應急供水提供支撐。
地下600至6000米:開展地熱地質調查。600至3000米主要開展第三系地熱調查評價;300至6000米開展霧迷山、高于莊灰巖熱儲調查,基本查明雄安地熱儲層構造、結構、規模和成因。
地下6000至10000米:調查深部構造特征和大地熱流,了解深部地熱熱源和輸熱通道。
而為了保護地下26至40米的連續含水層,中國地質調查局曾建議地下空間分淺層(埋深0至26米)、中深層(埋深40米以下)規劃開發。淺層地下空間上部可作為倉儲購物、生活娛樂、停車場和民防工程等建設空間,下部可作為綜合管道、地下交通等建設空間;中深層上部可作為地下交通、物流通道等建設空間,下部可作為儲水管廊、特種工程等戰略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無論是“透明雄安”,還是“地上地下兩個雄安”,對在大王鎮土生土長的居民們來說,都是從前不曾想過也不敢想象的事。而如今,這份有關他們自己未來的藍圖已然開啟,就像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宣傳語——“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干到底”。(測繪網 小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