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GIS地理智慧,數據驅動技術大會將在北京舉辦
測繪網訊 曾經提起地理,大家想到得便是五大洲、四大洋以及地域位置,并不能聯想到“智慧”二字。在信息化時代,我們擁有了大量和地理信息相關的技術系統,直接推動了地理可視化(Geo-visualization)、地理決策(Geo-decision)、地理設計(Geo-design)和地理控制(Geo-control)這幾大方面的地理智慧應用。隨著IT新技術迅猛發展和大數據技術的驅動,地理智慧應用將進一步凸顯。地理信息系統(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位置與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礎。一個單純的經緯度坐標只有置于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為某個地點、標志、方位后,才會被用戶認識和理解。用戶在通過相關技術獲取到位置信息之后,還需要了解所處的地理環境,查詢和分析環境信息,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于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
8月24-25日,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地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超圖集團聯合主辦的2017 GIS 軟件技術大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大會以“地理智慧,數據驅動”為主題,來自近千家企事業單位的5000余位嘉賓將圍繞空間大數據與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技術融合所帶來的全新價值進行交流與探討。
從數據到智慧的四個階段
自2015年開始,空間大數據屢屢出現在地理信息行業的熱門標簽中。從馬云布道“DT”時代開始,空間大數據的價值便被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地理信息天生具備數據屬性,因此注定會深度卷入這場新技術的大變革,創造新的傳奇。
在空間大數據深度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與思維的時代,如何深度挖掘空間大數據的價值,將其與用戶的實際需求有效連接?
業界著名的DIKW金字塔表達了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和智慧(Wisdom)之間層層遞進的關系。其中,最基層的數據是原始素材。對這些數據經過加工后,可以得到有邏輯的數據,可以回答Who、What、Where和When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再經過組織和提煉,可得到知識。最后,通過應用可以預測未來,達到智慧的境界。由此可見,對于空間大數據的挖掘、獲取、分析、處理等工作十分重要,這關系到如何通過空間分析技術更好地實現地理智慧應用。
超圖研究院將在大會現場發布基于大數據全新架構的SuperMap GIS 9D平臺,并展示9D在空間地理大數據、新一代三維GIS、云GIS和移動GIS等方面的技術進步與創新。這無疑是本屆大會的一大看點。
據悉,本屆大會還聯合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發展戰略工作委員會、中科院、清華大學、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等40余家企事業單位及高校、科研機構共同主辦包括GIS技術、不動產與國土資源管理、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測繪、城市大數據等14場專題論壇,分享100余個精彩技術及應用報告。
此外,大會將舉辦為期兩天的展覽及主題活動,包括浪潮、京東等數十家知名IT及地信企業參加展覽展示,呈現最新地理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產品及各行業應用。
大咖云集,陣容可期
對于空間大數據智慧價值的體現,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就曾表示,借助互聯網時代的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將空間大數據在數字空間串接起來,形成物理世界的虛擬再現以支持混合現實的智能化管理,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全新的渠道和原動力。這也和GIS軟件技術大會的主題相契合。實際上,除了李朋德副局長之外,許多行業專家也對空間大數據發表過真知灼見。
在歷屆GIS軟件技術大會上,兩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等專家都曾對行業熱門話題進行過精彩論述。8月24-25日,2017 GIS軟件技術大會,又有哪些重磅嘉賓參與。敬請期待。(測繪網 小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