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測繪戰士,雪山下的測繪尖兵
測繪網訊 “我們從未畏懼過各種困難,因為我們是用腳步和心丈量地球的行者,每張地圖都是我們智慧和毅力的結晶。”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瑪卿雪山腳下,常年駐扎在此的青海省第一測繪院基礎測繪工作者鄭耀輝說。
由于果洛州瑪沁測區處于高山地區,海拔高,河流多,省道離測區比較遠,一些道路還處于修建過程中,多是碎石路,交通極為不便。為了完成工作,測繪隊員們每天必須徒步進山。測繪隊員龔克告訴記者:“平均每天每個小組人均徒步公里數最少都在十幾公里,最遠的往返要30多公里。”因為經常徒步,有隊員在一個月里瘦了10斤。鄭耀輝說:“每天,陪伴我們的只有河流、大山、花兒,偶爾遇到牛羊。”每個隊員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幅簡單的、類別普通的圖,長寬各五公里,面積為25平方公里。
進山前,鄭耀輝跟隊員們交代完當天的工作內容后,不忘多次囑咐他們要注意安全,隨時觀察周邊的環境。太陽曬傷、狗咬傷、馬蜂蟄傷、野草割傷、掉到洞里摔傷,隊員們還得注意不時出沒的獨狼和棕熊等野生動物。作為測繪工作者,他們從未畏懼過各種困難,因為他們是用腳步和心丈量地球的行者,每張地圖都是智慧和毅力的結晶。
7月12日,記者跟隨青海省第一測繪院的測繪隊員們從位于果洛州瑪沁縣的駐地前往阿尼瑪卿雪山下,實地走訪體驗野外測繪工作的酸甜苦辣。
據了解,駐扎在果洛的青海省第一測繪院測繪工作者們主要負責開展1:10000的基礎測繪項目的像控測量工作,在此項工作開展的11個年頭里,駐扎在這里的測繪工作者們用腳步實地丈量,無論雨雪風霜,因為他們的默默付出,青海省1:10000數字化地圖實現了內容從無到有、數量從少到多的飛躍性發展,也對青海省地理空間的框架建設、土地資源調配旅游產業的發展、公共安全的管理和國防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中七八個月我們都在野外,像控測量每天平均要走十幾公里的路,每天要爬平均海拔4600米左右的山。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做像控測量時爬了一座海拔5600米的雪山,當時從早上8點開始爬,下午3點多才到山頂開始像控測量,回到駐地已經是凌晨一點多,然后我們還要整理當天的觀測數據,一直到凌晨3點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8點繼續出發去測量,這只是往常工作中的一個小插曲。”青海省第一測繪院遙感中心工程師龔克說。
正是青海測繪地理信息人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精神,才對藏區發展建設以及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測繪網 小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