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首臺天線出廠為項目第一階段建設打響頭炮
測繪網訊,2018年2月6日,由中方主導研發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首臺正樣樣機(SKA-P)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54所)工程現場舉行出廠儀式。科學技術部黃衛副部長、SKA國際組織總干事菲利普·戴蒙德先生、河北省政協葛會波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鄧麥村秘書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劉烈宏總經理等出席儀式并講話。來自科技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電科、SKA組織、SKA國際天線工作包聯盟主要參與國駐華使節、聯盟成員單位以及國內SKA主要參與單位的代表約100人受邀參加了儀式活動。
自2013年起,中方與來自南非、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英國等國家的優勢科研機構強強聯合,組成工作包聯盟,共同參與SKA工程設計研發工作。近五年的國際協作研發過程中,合作與競爭并存。中方科研團隊通過不斷努力,積極提升技術研發水平,在成本、性能、技術成熟度和工程可實施性等方面與其他方案相比均具有明顯優勢,被SKA國際天線評審委員會選為SKA反射面天線研發唯一設計方案。
2017年,中國電科54所和國家天文臺聯合成立的射電天文技術聯合實驗室(JLRAT)王楓成功當選SKA國際天線工作包聯盟新任主席,聯合南非、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20家科研單位,共同開展SKA反射面天線國際聯合研發,并承擔了SKA首臺天線正樣樣機(SKA-P)的研發工作,通過國際大協作圓滿完成SKA項目首臺天線建設任務。
反射面天線的性能關乎SKA整體性能和主要科學目標的實現。SKA對天線技術指標和工程建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高靈敏度、高指向精度、高指向一致性、超寬頻帶、高電磁屏蔽性及大視場等性能指標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出低制造成本、快速建設和便于維護的要求。通過5年技術攻關,JLRAT牽頭聯合國際團隊通過標準化、模塊化、精細化、一體化設計,使得SKA-P最終在技術上滿足SKA所有技術指標。同時還將天線重量減少到以往同類天線重量的2/3,降低了天線的建設成本、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為未來SKA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SKA-P成功研制是SKA 工程研發的一個重大成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必將在SKA整個發展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SKA全球多元化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未來中方將繼續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SKA國際大科學工程為契機推動中國方案、中國技術、中國射電天文逐漸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測繪網 黃云鈺)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