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國地理國情藍皮書》發布
測繪網訊,2月28日,《中國地理國情藍皮書(2017版)》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發布。這是我國首次以藍皮書形式將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進行出版。該書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策劃出版,旨在為國家和地方提供一套客觀、科學的地理國情數據和分析結果。
藍皮書圍繞資源、生態、公共服務、區域經濟、城市發展等重大國計民生主題,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數據為基礎,融合社會經濟數據,建立科學可靠的地理國情統計分析方法,形成反映我國地理國情總體狀況的指標體系。從地理空間的視角,系統地描述了我國地表自然資源稟賦與利用、地表生態格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空間分布整體狀況;對比了地域之間差異,在宏觀尺度上反映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以及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
全書共分為八章。第一章為緒論介紹了藍皮書編制的背景、總體框架、數據來源及分析單元。第二至第八章分別圍繞地表資源稟賦、建設用地開發利用程度、地表生態格局、交通設施覆蓋及服務能力、區位條件與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水平、城市發展空間格局七個主題,按照選定的24個二級、105個三級指標開展具體分析,并以文字為主、輔以統計圖表和專題地圖等形式,對分析結果進行省域之間、城市之間、城鄉之間、地理網格之間、地形單元之間等比較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評價,綜合反映地理國情的空間分布特征。
據了解,該書具有內容覆蓋面廣、表達形式多樣、受眾面廣等3個特點。內容涉及到資源、生態、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分析單元涵蓋了省域、城市、城鄉、地理網格、地形單元等,統計指標既有總量又有均量、既有絕對量又有相對量,分析結果既有排序又有對比。該書以多種表現方式展現成果內容,充分發揮測繪行業制圖優勢,采用地圖、圖表、文字等多種表達方式,尤其采用了大量的專題地圖插圖,面向不同主題,從地理空間角度準確直觀反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間分布、空間關系和地域差異等。該書可以面向中央、地方各級政府,以及國土測繪、環保、住建、農林、交通、教育、衛生、文化等專業部門,以及經濟、社會、管理、人口、統計、地理、生態、環境等眾多學科領域。(測繪網 黃云鈺)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