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方案調整
2018-08-02 14:22:29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7月31日,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通氣會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滿足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新需要,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將強化總體定位,調整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分類,加強與林地、濕地、水、草地資源的調查銜接。
會議透露,“三調”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發文部署了省級“三調”工作并成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地積極協調安排落實經費預算,先行啟動部分縣級“三調”工作,為工作全面鋪開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全面采集衛星遙感數據,并提取下發各地開展調查,8月底前將全面完成數據采集,目前已獲取910萬平方千米范圍的遙感數據。
會議就支撐自然資源部新職責、完善“三調”實施方案作出部署。一是強化“三調”總體定位。以全面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新視角,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站位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在客觀反映土地資源和利用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土地作為自然資源生態本底的基本屬性,為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創造有利條件,為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奠定堅實基礎,為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調整“三調”工作分類。調整“園地”名稱為“種植園地”,調整“商服用地”名稱為“商業服務業用地”,原地類含義均保持不變;細化并調整物流倉儲用地歸類;將“濕地”調整為一級地類,與耕地、林地、草地等一級地類并列;對灌木覆蓋度30%~40%的草地進行細化調查和標注,完善城鎮建設用地分類。三是完善“三調”實施方案。加強與林業、濕地、水、草地資源調查的銜接,查清陸海分界帶內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支撐陸海統籌。加強基礎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綜合監管平臺。豐富“三調”成果表達形式,進一步體現自然資源屬性信息,凸顯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家底特征,形成以土地為本底的自然資源基礎底圖。
會議強調,當前正處于“三調”的核心時段,各地要加快開展調查領導機構組建、經費落實、隊伍遴選、制度建設、技術培訓等所有前期工作,全程抓好“三調”成果質量控制,嚴格以2019年12月31日為統一時點,按時完成調查任務。( 李 倩)
會議透露,“三調”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發文部署了省級“三調”工作并成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地積極協調安排落實經費預算,先行啟動部分縣級“三調”工作,為工作全面鋪開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全面采集衛星遙感數據,并提取下發各地開展調查,8月底前將全面完成數據采集,目前已獲取910萬平方千米范圍的遙感數據。
會議就支撐自然資源部新職責、完善“三調”實施方案作出部署。一是強化“三調”總體定位。以全面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新視角,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站位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在客觀反映土地資源和利用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土地作為自然資源生態本底的基本屬性,為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創造有利條件,為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奠定堅實基礎,為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調整“三調”工作分類。調整“園地”名稱為“種植園地”,調整“商服用地”名稱為“商業服務業用地”,原地類含義均保持不變;細化并調整物流倉儲用地歸類;將“濕地”調整為一級地類,與耕地、林地、草地等一級地類并列;對灌木覆蓋度30%~40%的草地進行細化調查和標注,完善城鎮建設用地分類。三是完善“三調”實施方案。加強與林業、濕地、水、草地資源調查的銜接,查清陸海分界帶內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支撐陸海統籌。加強基礎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綜合監管平臺。豐富“三調”成果表達形式,進一步體現自然資源屬性信息,凸顯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家底特征,形成以土地為本底的自然資源基礎底圖。
會議強調,當前正處于“三調”的核心時段,各地要加快開展調查領導機構組建、經費落實、隊伍遴選、制度建設、技術培訓等所有前期工作,全程抓好“三調”成果質量控制,嚴格以2019年12月31日為統一時點,按時完成調查任務。( 李 倩)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