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行業的“黑科技” 高精度地理信息“一網打盡”
8月9日,車輛行駛在城市中,系統就可自動測量,獲取各類城市基礎信息。記者 羅斌 攝
一輛SUV汽車,頂著一套奇怪的設備,它看上去其貌不揚,卻有十幾項發明專利,屬于測繪行業的“黑科技”,人工要干二三十天的活兒,它一小時就能完成。它的研發者,正是一家土生土長的重慶企業——重慶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數字城市公司)。重慶日報記者近日從江北區獲悉,數字城市公司將帶著這套“黑科技”亮相智博會。
說到測繪行業,人們會想到測繪人員在地面上支著腳架進行測量的場景。這樣的人工測量方式,3名測繪人員,一天可完成約兩三公里的測量。在一些車流量大的路段,測繪人員的測量工作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研發更高效、更安全的測量方式,數字城市公司聯合重慶市勘測院及相關高校,組建了重慶市移動測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移動型智能測量裝備重慶市工程實驗室。
位于江北區的數字城市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地理信息系統集成應用開發、地理信息服務和數字展覽館建設的國有和民營資本混合所有制企業,承擔過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先后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等各類省部級獎項70余項。
2014年,該公司研發的第一代移動測量系統上線就受到業界高度肯定,成都、太原、貴陽、合肥等地紛紛邀請其參與城市基礎建設相關工作,同時該系統也全面應用到了重慶的城市測繪、城市基礎設施精細化管理、軌道交通建設、突發事件處置和公眾服務等多個領域。
8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看到了正在進行測試的第二代產品。在一輛SUV汽車里,后備箱放著一臺中控機,用來存儲采集的數據。車輛的輪胎上安裝了速度傳感器。車頂上則安裝了激光雷達、慣性導航系統、全景相機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車輛發動后,測繪人員只需要在一個平板上進行操作,這些設備就可以自動測量,快速采集高精度點云、全景影像數據,獲取各類城市基礎信息。
“二代產品在第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升級,科技含量更高。”數字城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產品集成的各個組件各有神通——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用來定位車輛的實時位置;慣性導航系統用來記錄車輛行進時的狀態,如車輛是上坡、下坡,還是轉彎,以及車身是否傾斜等;激光雷達能夠通過發射一束一束的激光和反射回波,感知周邊地物的位置;全景相機通過全景鏡頭,實時生成所見即所得的街景數據。
最厲害的是,該系統的測量精度可達到厘米級(我們目前常用的手機GPS導航精度約為10米),幾乎能看清馬路兩旁行道樹的每片樹葉。而它的效率,根據測量的環境不同,每小時可達30—60公里,是人工測量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有了這套高速、高精度的測量“黑科技”,許多費時費力的工作變得簡單易行。車輛駛過,道路、交通標志、廣告牌、行道樹、路燈、房屋等各種要素信息盡收囊中。這些數據通過處理,可以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各種信息,包括生成街景數據、立體的三維空間數據,可廣泛應用于規劃、市政、交通、公共服務等諸多領域,未來還可以用于制作高精度導航地圖,結合增強現實和無人駕駛技術,改善人們的出行體驗。(記者 曾立 實習生 蒲楓涵)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