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顆衛星將發射組成“海南衛星星座”,構成一張巨大天網
2018-08-16 10:17:18 來源:
澎湃新聞 問政
8月14日,“海南一號”衛星項目整星方案評審會發布消息,該項目搭載相機、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簡稱“AIS系統”)的第一顆衛星將于2019年下半年擇機發射升空。
評審專家團
“海南一號”衛星整星技術方案的評審專家團,由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等衛星系統、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的20余位國內專家組成。

▲海南一號衛星整星設計方案正在接受專家論證。
“海南一號”衛星簡介
“海南一號”衛星是我國首個采用低傾角方案設計的衛星,采用30度傾角(軌道與赤道夾角)和500公里高的圓軌道運行,單星均重50千克,發射后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為7900米/秒,約1小時40分就可以繞地球飛行一圈,實現全天候、高頻率的遙感觀測。
方案通過評審后,“海南一號”衛星將按計劃進入衛星正樣設計、總裝和綜合測試階段,并將于2019年下半年擇機發射。
未來還將發射“三亞一號”
由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策劃推進的“海南一號”衛星項目是海南衛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海南衛星星座計劃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和“三沙一號”系列衛星組成。按照規劃,2019年發射“海南一號”一期3顆光學衛星;2020年發射“海南一號”二期3顆光學衛星和“三亞一號”2顆高光譜衛星;2021年發射“三沙一號”2顆雷達星。

海南衛星星座發射完成后,將構成一張“罩”在海南上空的巨大天網,對小到我省管轄海域,大到全球赤道上的特定海區,都可以執行大范圍、快速、按需觀測任務,為海洋航運、島礁監控、漁業信息服務、海上事故搜救等需求提供空間數據支持。(中測網 史婉婉)
來源:三亞發布綜合整理自中國新聞網、海南日報

▲資料圖三亞中科院遙感研究所內分布著多個球狀衛星信號接收天線。
評審專家團
“海南一號”衛星整星技術方案的評審專家團,由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等衛星系統、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的20余位國內專家組成。

▲海南一號衛星整星設計方案正在接受專家論證。
“海南一號”衛星簡介
“海南一號”衛星是我國首個采用低傾角方案設計的衛星,采用30度傾角(軌道與赤道夾角)和500公里高的圓軌道運行,單星均重50千克,發射后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為7900米/秒,約1小時40分就可以繞地球飛行一圈,實現全天候、高頻率的遙感觀測。
方案通過評審后,“海南一號”衛星將按計劃進入衛星正樣設計、總裝和綜合測試階段,并將于2019年下半年擇機發射。
未來還將發射“三亞一號”
由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策劃推進的“海南一號”衛星項目是海南衛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海南衛星星座計劃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和“三沙一號”系列衛星組成。按照規劃,2019年發射“海南一號”一期3顆光學衛星;2020年發射“海南一號”二期3顆光學衛星和“三亞一號”2顆高光譜衛星;2021年發射“三沙一號”2顆雷達星。

海南衛星星座發射完成后,將構成一張“罩”在海南上空的巨大天網,對小到我省管轄海域,大到全球赤道上的特定海區,都可以執行大范圍、快速、按需觀測任務,為海洋航運、島礁監控、漁業信息服務、海上事故搜救等需求提供空間數據支持。(中測網 史婉婉)
來源:三亞發布綜合整理自中國新聞網、海南日報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