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8月23日-8月24日,由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本屆大會主題為“一帶一路與地球科學(The Belt and Road&Earth Sciences)”,共有10位兩院院士、1000余名專家參會。大會內容包含特邀報告、分會場專題交流、新技術發布、新產品展覽等,還設立了優秀學生論文獎,旨在助力實現我國從“地學大國”向“地學強國”的跨越,并為中國地球科學工作者提供一個與國際相關領域頂尖科研人員進行溝通、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8月23日上午的大會開幕式上,IUGG秘書長Alik Ismail-Zade、IUGG中國委員會主席楊元喜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先后致辭,并舉行了“優秀研究生論文獎”頒獎儀式。大會開幕式由IUGG中國委員會秘書長李建平教授主持。隨后,IUGG秘書長Alik Ismail-Zade教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吳國雄院士、IUGG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夏軍院士、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黃建平教授分別就災難科學、青藏高原氣候、水安全、氧循環等主題作了精彩的大會特邀報告。8月23日下午和8月24日在蘭州大學20個分會場還分別召開各分會專題交流會,此次活動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廳進行了詳盡的展板展示,便于學者們交流探討。8月25-27日,學術大會后與會人員將進行考察。
(攝影:許文艷、邵蕊)
此次大會主題涉及冰凍圈、大地測量學、地磁學與高空物理學、水文科學、氣象學與大氣科學、海洋物理學、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以及前述交叉科學,有力地幫助各國各專業專家學者對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地球科學研究和開發方面達成了諸多共識,并對核心關鍵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也為蘭州大學未來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發揮應有智力支持和國際合作橋梁紐帶作用奠定理論基礎。同時,此次活動也為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CNC-IUGG))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籌建于1979年,旨在發展我國的地球物理科學,加強我國與國際上相關科學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宣傳我國地球物理科研成果,擴大中國地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學科涵蓋大氣科學、水文學、海洋物理學、大地測量、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火山與地球內部化學、空間與行星以及冰凍圈科學等。(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