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測繪地理信息走在全國前列
8月29日是第15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宣傳周活動主題是:“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共同守護美麗中國”。2018年,我國新修訂的《測繪法》頒布實施一周年,而《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于5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省測繪地理信息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測繪,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進一步提升系統化思維和戰略思維能力,積極主動作為,為實現全省六個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了強有力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全省地理國情普查在全國率先完成,地理國情監測順利推進,法治工作全國領先,應急測繪保障作用顯著,地理信息產業加速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深度融入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主戰場,著力打造“測繪蘇軍”,全面服務重大戰略,把為國家和省重大戰略主動提供服務保障作為重中之重,發揮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優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的地理國情持續監測水平。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地理信息企業達2100余家,從業人員6.8萬余人,地理信息及相關產業年產值預計達630億元,占全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的11%,并保持每年20%左右增長速度。其中測繪持證單位1129家,比2017年末增加66家,11家企業進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企業百強,入圍企業數量僅次于北京,和廣東并列。
在2017年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年度考核中,我省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實現歷史性突破,由前三年的第6名、第4名一躍為第2名,取得該項考核工作開展以來我省歷史最好成績,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單位”。
法治建設:
全國第一部廢舊立新的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廢舊立新率先完成。今年2月24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高票通過《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5月1日起施行。這是貫徹新修訂的《測繪法》后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該部法規廢舊立新,標志著新時代我省測繪地理信息法治建設的又一個里程碑。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施建石介紹,“《條例》針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貫徹上位法,結合本省實踐,確立了一系列法規制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全省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法規保障。”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扎實穩妥推進“放管服”改革,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省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監管平臺被評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項目。去年依法查處全國第一起涉外企業利用挖掘機裝載GPS設備違法采集地理信息數據的典型案件,得到原國家局肯定。查處一起騙取測繪資質案件,開出《測繪法》修訂施行后的全國第一張罰單。上半年對1起涉嫌騙取測繪資質案件依法立案,對1起違法分包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對1起違法招標案責令改正。鞏固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成果,完善常態化制度化運行機制,開展全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有力。
“測繪蘇軍”:
三個“第一次”
我省以“科技強測繪蘇軍,創新促轉型發展”為主題,召開全省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大會,全省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省測繪工程院通過原國家局示范基地測評,以“江蘇省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為主體的、全省測繪地理信息系統第一家院士工作站,落戶省測繪研究所,兩項原國家局公益性科研專項順利通過驗收,全省37個項目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省級地方標準《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規范》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
在第五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實現了三個“第一次”:我省參賽選手第一次獲得工程測量員賽項個人第一名,我省代表隊第一次獲得賽項團體第一名,第一次由一個省代表隊囊括全部賽項團體第一名。
全省測繪著力打造高素質、聽黨話、能戰斗、善取勝的“測繪蘇軍”,去年評選出第一批“測繪蘇軍”科技創新帶頭人5人、“測繪蘇軍”青年科技先鋒10人;江蘇測繪工匠10人,上半年又評選出第二批科技創新帶頭人4名、青年科技先鋒9名、江蘇測繪工匠13名,評選擴大了“測繪蘇軍”影響力。
一場龍卷風:
加快省應急基地建設
在鹽城“6·23”龍卷風冰雹特大災害災后重建中持續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建立“災情監測與評估地理信息系統”,得到省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在聯合國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交流和展示江蘇“6·23”鹽城龍卷風測繪應急保障經驗和成果。在“6·23”鹽城龍卷風事件一周年之際,制作受災和災后重建對比的視頻和畫冊,展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在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發揮的作用。在發生災害時,組織應急保障人員赴東臺災區提供測繪應急保障服務,為受災地區的災情評估、災后重建以及領導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據了解,省測繪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江蘇節點實施方案通過國家局評審,目前,制定年度全省測繪地理信息應急基地建設方案,完成省應急基地年度建設計劃,應急保障地理信息數據庫、與國家互聯的視頻應急指揮中心和互通的政務網絡架構正在按方案有序推進。按照“全省覆蓋、高度集中、快速響應、平戰結合”的測繪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目標,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依托現有測繪地理信息資源,按計劃組織實施徐州、連云港、泰州和常州測繪應急基地建設,通過省級補充配備無人機等應急軟硬件裝備、技術集成和演練,為“十三五”建立省市互為協同、互為呼應、互為補充的測繪應急保障網絡奠定基礎。
鹽城“6·23”一場龍卷風,更加快了省應急測繪基地建設。
“問題地圖”:
全覆蓋整治
為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學校、進媒體、進社區”活動,《測繪法》宣傳活動期間,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會同省法制辦等部門部署開展國家版圖知識宣傳教育。泰州電視臺《鳳城茶館》欄目特別訪談——走近泰州測繪,向觀眾宣傳國家版圖的知識和維護國家主權的意義,寓教于樂,營造“問題地圖”專項整治行動宣傳教育氛圍。到社區、市民廣場、電視臺、學校宣傳國家版圖知識20余場,授予省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示范學校2個,通過“三進”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公民國家版圖意識。
按照國家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省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中,第一時間開展自查抽查督查,依法處理違法違規案件,深入開展版圖意識宣傳教育。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織了7個督查組對全省20個市、縣進行督查。督察組選取了書店、展覽館、購物商場、車站等117個場所和110家單位實地抽查,查出各類“問題地圖”78幅。在專項行動中,我省注重通過典型案例的查處,震懾違法違規地圖行為,比如查扣跨省販賣問題地圖,衛視節目中存在問題地球儀等。聯合省市場監督管理中心與相關政府機構,對政府網站登載的地圖、互聯網網站登載的動態和靜態地圖、新聞媒體使用的地圖、博物館(展覽館)展示的地圖等進行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地圖”,提出整改時限和要求。
目前,我省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在中國測繪研究院支持下,正研發與國家互聯互通的標準地圖數據庫,從源頭上把住“問題地圖”審核關。
田薇薇 蔚 文
■ 鏈 接 >>>
“8·29”第15個 全國測繪法宣傳日 活動一覽
國家版圖意識宣傳進社區
各設區市、縣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圍繞活動主題,組織社區群眾代表座談,號召群眾自覺使用具有正確國家版圖的合法地圖,維護國家版圖尊嚴。
城市形態記錄
組織測繪地理信息科普專題展覽,從科普知識展示、城市建設保障、城市形態記錄等角度,展示測繪地理信息在服務國防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
“經緯講堂”
舉辦“地圖知識”專題講座,提高測繪地理信息從業人員國家版圖知識水平,增強國家版圖意識。
展示“測繪蘇軍”
《測繪法》宣傳日,駐寧省部屬甲級測繪單位在南京玄武湖設站宣傳。通過展示先進測繪裝備、解答市民咨詢、集體走湖等方式,展示新時代“測繪蘇軍”風采。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