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生活,從銀川開始體驗
智慧銀川與烏鎮互聯網、貴陽大數據,正一道成為中國三張獨特的“城市名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2014年全面開啟智慧城市建設。智慧銀川打造了全國首家智慧產業園,全國率先對智慧城市進行立法,連年榮獲亞太區領軍智慧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在內的十幾項國際國內大獎。
智慧城市是一種新型現代城市運行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等,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智慧”,來自于大數據的挖掘,采集城市中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數據,形成城市大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再將分析的結果反饋到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支撐城市的智慧化管理和運行。
2013年開始,我國開始試點智慧城市,目前已有超過600座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銀川的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智慧銀川建設以來,銀川市部署了智慧安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醫療和智慧旅游共六個模塊,化解了一系列城市病,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城市‘銀川模式’。”銀川市民大廳講解員介紹道。
城市化伴生諸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問題,智慧銀川對癥下藥。
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將空間地理信息系統與即時交通大數據結合,進行流量預判和交通仿真,運用動態交通誘導等技術實現智慧交通;治理環境污染,用空氣監測站、水質在線監測儀、噪聲監測儀等設備,實時監測影響市民生活的生態環境參數,進行預警預報;破解看病難,打造健康自檢儀、社區醫院、網絡醫院、三甲醫院、域外專業醫院共五級診療體系,可穿戴設備入戶,市民在家里隨時檢測、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智慧銀川變“被動式、救火式、善后式”管理為“主動式、前瞻式、預防式”管理,當城市突發事件發生,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將運用大數據及電子沙盤演練,幫助城市領導者科學決策和編制行動方案,第一時間全城聯動、立體“作戰”。
智慧城市建設以提高市民獲得感為核心目標。在全市范圍內建設500個智慧社區,部署的11項便民設施,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智慧社區里,智能快遞柜、智能垃圾桶、免費WiFi、小區監控、人臉識別門禁、大氣與噪音監測系統、直飲水改造、健康自檢設備、LED便民顯示屏等智能化設備配套,為銀川市民打造了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圈。持有“市民一卡通”,具有公交出行、圖書借閱、惠民WiFi,銀行業務、居民健康等政府公共服務、公共事業服務、金融支付等三重支付功能,現在已經實現全城通用、廣泛覆蓋。
此外,銀川市還打造了全國首家智慧產業園,吸引互聯網+醫療、物流、娛樂、金融和教育等新業態落戶銀川。(實習記者 唐 芳)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