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大地上的“三調”先行者
2018-10-11 10:21:24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編者按 前不久,遼寧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到綏中縣調研督導“三調”工作。綏中作為遼寧省“三調”工作的先行縣,早在去年9月就啟動了這項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調研督導組對綏中縣“三調”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經驗進行了梳理,同時對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和指導。調研督導組表示,綏中“三調”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思路和方法值得肯定,“綏中經驗”值得其他市縣學習和借鑒。調研督導組眼中的“綏中經驗”是什么?近日,記者前往當地一探究竟。
把“三調”做成全社會共享的工程
建成一個自然資源一體的大數據庫,形成一張可多部門共享、數據可銜接的自然資源底圖
遼寧綏中,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乃山海關關外第一縣。它東鄰興城,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與大連、秦皇島、唐山、天津、葫蘆島等10個城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扼關內外之咽喉。這樣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綏中地類地貌的復雜多樣,其境內涉及海洋、林、草、耕地、河流等多種資源類別,分界線多,情況復雜,國土調查工作極具挑戰。
“以前,綏中縣林業、農業、草地等相關部門都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和數據,而且這樣的數據相互獨立,不能相互銜接。因此, ‘三調’工作展開前,我們就決定要把‘三調’做成一個自然資源一體的大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就是一張‘萬能圖’,各個部門都在這張圖基礎上開展工作。”綏中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劉連吉介紹說。
形成一張多部門共享、數據可銜接的自然資源底圖成為綏中縣此次“三調”的主要目標。2017年年底,綏中縣被確定為遼寧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3個技術先行縣之一。這種“一張圖”想法也契合了自然資源統一監管的大思路。
今年7月31日,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通氣會透露,我國將構建“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平臺”的“六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徹底解決各類自然資源調查數出多門的問題,全面查清各類自然資源的分布狀況,形成一套全面、完善、權威的自然資源管理基礎數據,全面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將土地調查轉為國土調查,再逐步向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過渡。
這更加堅定了綏中的“三調”路線。“我們將把這個‘一張圖’做成一個融合了區域內各類自然資源真實分布狀況的基礎數據。這對將來的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監管和確權登記等各方面工作開展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連吉這樣告訴記者。
舉全社會之力推進“三調”工作
國土調查光靠自然資源部門完成不了,綏中縣16個行業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工作有了目標,未來有了美好的愿景,行動就會變得更加有力度。但“三調”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光靠自然資源部門一家難以實現既定目標。這里牽涉到綏中縣的16個行業部門,需要集合全社會之力來推進。
為了盡快形成共識,在“三調”工作正式啟動前,葫蘆島市國土資源局主要領導就多次到綏中縣部署工作、宣傳動員,指導制定工作方案,反復強調“三調”工作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與此同時,綏中縣委縣政府也多次召開“三調”工作會,向相關部門部署工作任務,要求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包含準備期的資料收集、前期對“三調”工作的建議及配合思路以及后續的權屬調查現場指界工作。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部署動員,有力地促進了綏中縣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三調”工作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了解和認識,形成了全社會對國土調查工作積極支持和密切配合的氛圍。“三調”啟動后,各級地方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親自參戰,掌握工作進度、解決工作難題、給予工作保障;社會各界積極協助和配合國土調查工作開展。
“‘三調’工作雖說是咱們國土部門主要牽頭,但如果其他部門不配合,就很難推進。我們綏中‘三調’旗開得勝的最大原因,就是通力合作這四個字。
而這種配合來自于認識的層層傳導,讓大家都認識到‘三調’工作是全民的工作,而且是造福于整個社會的。” 葫蘆島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眼下,綏中縣的內、外業工作正在順利開展中。目前,試點鎮沙河鎮(含大臺山農場),在國家下發圖斑15076個基礎上,自行詳細對照提取不一致圖斑10599個,并基本完成全部國家下發圖斑和自主最“不一致”圖斑的外業現狀調繪工作、現場舉證資料收集制作工作、內業圖斑勾繪工作,預計第四季度完成數據庫初步合成與檢查工作。
筑牢數據真實準確這道“生命線”
在徹底查清土地利用狀況基礎上,摸清山水林田湖草家底,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真實準確是國土調查的“生命線”,也是調查成敗的關鍵。然而,山水林田湖草權屬界線不清,國土、林業、動監、農業、水利、海洋、交通各部門數據不一致等諸多現實問題,并由此衍生了土地權屬糾紛、耕地后備資源枯竭等問題,影響了該縣項目用地的征轉報批,制約了縣域經濟持續發展。這是綏中此次需要借助“三調”克服的難題。
因此,綏中“一張圖”想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徹底查清土地利用狀況,依法調處好土地權屬爭議,維護好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做到真實、準確。
為了嚴保質量,綏中縣國土資源局嚴格按照《土地調查條例》的要求,履職盡責,杜絕行政干預和弄虛作假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加強技術人員積極參加國家和省級技術培訓,土地調查的直接參與者,人人都是行家里手;而且,每周召開技術交流會,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探討,及時提出解決方案,保證調查工作進度,
“三調”雖然是在“一調”“二調”的基礎上開展,然而卻有著大不同。“三調”工作肩負著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重任,是在我國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實現統一管理的背景下開展的新一輪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實現“多規合一”的最基礎的工作和必要的手段。
為此,在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完成“三調”的必選動作外,綏中還自我加碼。葫蘆島市國土局土地調查監管科畢如天告訴記者,在做權屬調查時,他們不僅按國家要求對已有各類權屬界線上圖入庫,對有變化的地方進行補充調查,同時對原有權屬界線調繪基礎資料也要進行核實完善,確保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規范性,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打下基礎。截至目前,在完成國家下發圖斑的舉證調查、外業測量工作外,他們已完成自主提取“不一致”圖斑10599個,面積達60480.23畝。
作為一個先行縣,綏中的觀念、目標是順應國家自然資源大統一、大融合的總體思路的。從這一點來講,綏中做到了一個先行者的前瞻與遠矚。“我們接下來一定會腳踏實地地打好這場硬仗,讓調查經得起歷史檢驗!”劉連吉對前景充滿了信心。(作者 王梅 )|
把“三調”做成全社會共享的工程
建成一個自然資源一體的大數據庫,形成一張可多部門共享、數據可銜接的自然資源底圖
遼寧綏中,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乃山海關關外第一縣。它東鄰興城,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與大連、秦皇島、唐山、天津、葫蘆島等10個城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扼關內外之咽喉。這樣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綏中地類地貌的復雜多樣,其境內涉及海洋、林、草、耕地、河流等多種資源類別,分界線多,情況復雜,國土調查工作極具挑戰。
“以前,綏中縣林業、農業、草地等相關部門都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和數據,而且這樣的數據相互獨立,不能相互銜接。因此, ‘三調’工作展開前,我們就決定要把‘三調’做成一個自然資源一體的大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就是一張‘萬能圖’,各個部門都在這張圖基礎上開展工作。”綏中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劉連吉介紹說。
形成一張多部門共享、數據可銜接的自然資源底圖成為綏中縣此次“三調”的主要目標。2017年年底,綏中縣被確定為遼寧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3個技術先行縣之一。這種“一張圖”想法也契合了自然資源統一監管的大思路。
今年7月31日,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通氣會透露,我國將構建“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平臺”的“六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徹底解決各類自然資源調查數出多門的問題,全面查清各類自然資源的分布狀況,形成一套全面、完善、權威的自然資源管理基礎數據,全面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將土地調查轉為國土調查,再逐步向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過渡。
這更加堅定了綏中的“三調”路線。“我們將把這個‘一張圖’做成一個融合了區域內各類自然資源真實分布狀況的基礎數據。這對將來的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監管和確權登記等各方面工作開展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連吉這樣告訴記者。
舉全社會之力推進“三調”工作
國土調查光靠自然資源部門完成不了,綏中縣16個行業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工作有了目標,未來有了美好的愿景,行動就會變得更加有力度。但“三調”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光靠自然資源部門一家難以實現既定目標。這里牽涉到綏中縣的16個行業部門,需要集合全社會之力來推進。
為了盡快形成共識,在“三調”工作正式啟動前,葫蘆島市國土資源局主要領導就多次到綏中縣部署工作、宣傳動員,指導制定工作方案,反復強調“三調”工作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與此同時,綏中縣委縣政府也多次召開“三調”工作會,向相關部門部署工作任務,要求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包含準備期的資料收集、前期對“三調”工作的建議及配合思路以及后續的權屬調查現場指界工作。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部署動員,有力地促進了綏中縣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三調”工作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了解和認識,形成了全社會對國土調查工作積極支持和密切配合的氛圍。“三調”啟動后,各級地方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親自參戰,掌握工作進度、解決工作難題、給予工作保障;社會各界積極協助和配合國土調查工作開展。
“‘三調’工作雖說是咱們國土部門主要牽頭,但如果其他部門不配合,就很難推進。我們綏中‘三調’旗開得勝的最大原因,就是通力合作這四個字。
而這種配合來自于認識的層層傳導,讓大家都認識到‘三調’工作是全民的工作,而且是造福于整個社會的。” 葫蘆島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眼下,綏中縣的內、外業工作正在順利開展中。目前,試點鎮沙河鎮(含大臺山農場),在國家下發圖斑15076個基礎上,自行詳細對照提取不一致圖斑10599個,并基本完成全部國家下發圖斑和自主最“不一致”圖斑的外業現狀調繪工作、現場舉證資料收集制作工作、內業圖斑勾繪工作,預計第四季度完成數據庫初步合成與檢查工作。
筑牢數據真實準確這道“生命線”
在徹底查清土地利用狀況基礎上,摸清山水林田湖草家底,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真實準確是國土調查的“生命線”,也是調查成敗的關鍵。然而,山水林田湖草權屬界線不清,國土、林業、動監、農業、水利、海洋、交通各部門數據不一致等諸多現實問題,并由此衍生了土地權屬糾紛、耕地后備資源枯竭等問題,影響了該縣項目用地的征轉報批,制約了縣域經濟持續發展。這是綏中此次需要借助“三調”克服的難題。
因此,綏中“一張圖”想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徹底查清土地利用狀況,依法調處好土地權屬爭議,維護好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做到真實、準確。
為了嚴保質量,綏中縣國土資源局嚴格按照《土地調查條例》的要求,履職盡責,杜絕行政干預和弄虛作假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加強技術人員積極參加國家和省級技術培訓,土地調查的直接參與者,人人都是行家里手;而且,每周召開技術交流會,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探討,及時提出解決方案,保證調查工作進度,
“三調”雖然是在“一調”“二調”的基礎上開展,然而卻有著大不同。“三調”工作肩負著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重任,是在我國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實現統一管理的背景下開展的新一輪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實現“多規合一”的最基礎的工作和必要的手段。
為此,在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完成“三調”的必選動作外,綏中還自我加碼。葫蘆島市國土局土地調查監管科畢如天告訴記者,在做權屬調查時,他們不僅按國家要求對已有各類權屬界線上圖入庫,對有變化的地方進行補充調查,同時對原有權屬界線調繪基礎資料也要進行核實完善,確保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規范性,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打下基礎。截至目前,在完成國家下發圖斑的舉證調查、外業測量工作外,他們已完成自主提取“不一致”圖斑10599個,面積達60480.23畝。
作為一個先行縣,綏中的觀念、目標是順應國家自然資源大統一、大融合的總體思路的。從這一點來講,綏中做到了一個先行者的前瞻與遠矚。“我們接下來一定會腳踏實地地打好這場硬仗,讓調查經得起歷史檢驗!”劉連吉對前景充滿了信心。(作者 王梅 )|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