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成立
2018-10-29 10:09:49 來源:
中國礦業報
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近日在西安召開。在現場100余位參會代表的共同見證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昆,國家自然資源督察西安局局長竇敬麗,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雷鳴雄共同為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揭牌。
據介紹,該中心是經中央編辦批準成立的,由西安地調中心牽頭,聯合鄭州綜合所和西北地區優勢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地勘單位、企業建立的,并向國內、國際優勢科技團隊開放的新平臺。該中心旨在構建一個區域性的科技創新平臺,瞄準影響和制約西北地區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解決的關鍵、卡脖子的科技問題,組織協調有關創新力量,進行協同攻關。相關專家表示,其更深層意義在于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地質調查事業的改造、支撐和引領作用。
根據會上介紹的建設方案,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將明確聚焦北方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與勘查開發技術、旱區大型內陸盆地地下水循環過程與生態效應理論、西北巖漿作用與成礦理論及大型資源基地綠色評價方法、黃土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等四大關鍵領域,進行協同創新。同時,該中心還明確了分階段預期目標,力爭到2020年,地質科技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北方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理論等領域進入國內領先行列;到2025年,地質科技整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黃土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等領域達到世界領跑水平;到2030年,地質科技整體進入世界一流水平,干旱-半干旱區大型內陸盆地地下水循環和生態水文地質等領域成為世界領跑者。
張國偉、李佩成、舒德干、王雙明、張宏福、毛景文等院士出席會議,并就“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資源能源環境安全”等重大問題分別作“對西部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與思考”、“大陸巖石圈演化過程研究進展”和“礦產資源:需求、發現與探索”等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就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礦產資源需求、黃土水敏性力學機制與黃土地質災害精細化預警技術、南疆找礦突破及造山帶地質填圖與大陸邊緣系統構建等問題作相關介紹和學術探討。
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分別與長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蘭州大學、陜西省地質調查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共建單位簽訂了共建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合作協議。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部室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勘單位,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共建單位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研討會。(劉曉慧 丁夏)
據介紹,該中心是經中央編辦批準成立的,由西安地調中心牽頭,聯合鄭州綜合所和西北地區優勢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地勘單位、企業建立的,并向國內、國際優勢科技團隊開放的新平臺。該中心旨在構建一個區域性的科技創新平臺,瞄準影響和制約西北地區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解決的關鍵、卡脖子的科技問題,組織協調有關創新力量,進行協同攻關。相關專家表示,其更深層意義在于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地質調查事業的改造、支撐和引領作用。
根據會上介紹的建設方案,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將明確聚焦北方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與勘查開發技術、旱區大型內陸盆地地下水循環過程與生態效應理論、西北巖漿作用與成礦理論及大型資源基地綠色評價方法、黃土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等四大關鍵領域,進行協同創新。同時,該中心還明確了分階段預期目標,力爭到2020年,地質科技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北方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理論等領域進入國內領先行列;到2025年,地質科技整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黃土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關鍵技術等領域達到世界領跑水平;到2030年,地質科技整體進入世界一流水平,干旱-半干旱區大型內陸盆地地下水循環和生態水文地質等領域成為世界領跑者。
張國偉、李佩成、舒德干、王雙明、張宏福、毛景文等院士出席會議,并就“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資源能源環境安全”等重大問題分別作“對西部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與思考”、“大陸巖石圈演化過程研究進展”和“礦產資源:需求、發現與探索”等學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就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礦產資源需求、黃土水敏性力學機制與黃土地質災害精細化預警技術、南疆找礦突破及造山帶地質填圖與大陸邊緣系統構建等問題作相關介紹和學術探討。
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分別與長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蘭州大學、陜西省地質調查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共建單位簽訂了共建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合作協議。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部室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勘單位,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共建單位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研討會。(劉曉慧 丁夏)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