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衛星蓄勢待發
隨著航天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航天應用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航天產品逐漸向服務社會、民生擴展,推動由市場主導的航天商業化變革成為大勢所趨。全國唯一的遙感產業園區——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迎來發展機遇。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的起點上,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發揮比較優勢,主動作為,已經進入工程實踐環節的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海南一號”衛星項目,成為其搶抓機遇的重要法寶。“未來30年,圍繞海南衛星產業鏈,海南新興科技產業將大有可為。”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所長、“海南一號”衛星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天梁說。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的海南衛星星座項目籌備已久,將于2019年到2022年陸續發射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三沙一號”共10顆光學衛星、高光譜衛星和雷達衛星組成的海南衛星星座。項目建成后,將構成一張“罩”在海南上空的巨大天網,對小到海南管轄海域,大到全球赤道上的特定海區,都可以開展大范圍、快速、按需觀測任務,為海洋航運、漁業信息服務、海上事故搜救等需求提供空間數據支持。
“海南一號”衛星項目總體方案已于今年8月通過專家評審,正式進入衛星正樣設計、總裝和綜合測試階段,但各有關方面圍繞衛星發射的后續工作,已經提前全面鋪開。楊天梁透露,為快速推進衛星項目,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的相關人員輾轉多地開展大量協調工作,包括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衛星測控頻率,明確海南小衛星的運載方式,協調文昌火箭發射場的搭載時機,與火箭制造企業商談購買自有火箭事宜等。
未來,按照國際流行的商業航天模式進行開發的海南衛星星座項目,將采取商業模式,從服務海南到全國,以至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進而實現全球化運作。
三亞市副市長謝慶林表示,三亞高度重視空天信息技術的先導作用,將大力支持商業航天在三亞的發展,支持建成集空間對地觀測基礎理論研究、空間對地觀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低緯度微小衛星及遙感器硏發制造、遙感數據接收處理及行業應用于一體的空間科創新高地,并進一步打造成為與文昌航天科技城相呼應的商業航天示范基地。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