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鳳 擊云破曉 ——寫在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即將召開之際
本文作者:王力中 喻貴銀
走進德清,感受到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濃濃氣息。高鐵站里、公交車上、城市建筑、馬路兩旁…… “同繪空間藍圖,共建美好世界”“地理信息讓生活更美好”“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倒計時××天”“志愿傳遞文明,服務成就精彩”等主題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向世人展示千年古鎮將承辦首屆聯合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舉全縣之力打造一屆展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國際盛會,萬名志愿者服務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莫干山下一派繁忙景象。
11月19日,為期三天的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將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召開。大會由聯合國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圍繞“同繪空間藍圖、共建美好世界”這一主題,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嘉賓將在這里交流新思維、新技術、新成果。這是聯合國主辦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內容最豐富的地理信息大會。
鳳棲湖上白鷺翩躚梧桐新植,德清國際會議中心和德清大劇院擊云破曉蔚為壯觀。美麗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正在張開熱情的懷抱,歡迎四海賓朋,共襄全球化地理信息管理之盛舉。
筑巢引鳳 借勢出海
地理信息產業園。
“地裂防風國,天開下渚湖”。這是清代戲劇大家洪昇,迷戀德清山水時的浪漫遐想。歷史翻到今天,遐想變景象,已不是空想。因為有了地理信息,它能將我們居住的地球以數字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你可以在“遠在天邊,近在咫尺”的“地球村”中暢游,也可以把遙不可及的南極風光,從衛星遙感影像中“拿來”俯瞰,還可以借助電子地圖“去”歷屆世界杯決賽場館中漫游。
電子地圖、衛星導航、遙感影像,這些地理信息產業鏈上的新生事物,正在不斷地創造奇跡。換個角度看世界,已經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就是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驚奇,更是地理信息系統產生的魔力。地理信息產業正以勢不可擋的態勢,成為國際公認的高新技術產業。
在全球信息化進程加速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地理信息和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迅速發展,在維護和平安全、應對自然災害、促進經濟增長、消除極端貧困、監測氣候變化、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球地理信息產業高速增長,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更是譜寫了時代的傳奇。在國家政策利好、科技創新、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產值連續10多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超過9.5萬家。全年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預計超過6200億元,同比增長20%。
瞄準地理信息藍海,如何扣住時代脈搏,謀劃德清“接滬融杭”的戰略之路?
8年前,我國開始布局地理信息產業“一主十副”園區。浙江有幸獲得一席。沒有任何產業優勢的德清縣,敏銳地看到了戰略產業背后的巨大前景,轉型升級,主動介入,爭先對接。
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德清“四千精神”感動了上級。2012年,定位“科創研發、信息技術產業、總部經濟聚集”的德清科技新城,迎來了它掛牌以來最大的項目——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的落戶。
怎么讓新產業開花結果?對這一新型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充滿信心與追求的德清人,提出了 “一年起步,三年初具規模,五年形成完整的地理信息產業鏈”的雄心壯志。
在產業基礎薄弱的嚴峻條件下,德清以忘我精神和責任擔當,建立國內首家專業地理信息眾創空間——“地信夢工場”。通過創業輔導、云上政務、技術攻堅、創業融資等服務,吸引激發創業創新活力。
資金是創業的動力。產業園落戶之初,德清就聯合金融機構設立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專項扶持基金,并積極引進各類風投基金公司,鼓勵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向地理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
一系列辦法、政策、舉措密集落地,鼓勵和引導地理信息及相關企業向德清集聚。
從事高空遙感航拍的浙江國遙是首批入園的企業,見證了小鎮成長。公司總經理楊為琛說:“不管是招商還是政策制定或發展遇到問題,這里的干部都會幫你解決。”
像待自家人一樣善待引進項目,付出必將帶來回報。地理信息企業中的翹楚、研發無人船的南方測繪,研發六旋翼型無人機和雨燕監測型無人機的中測新圖,國內測繪地理信息裝備領域上市企業中海達等企業紛紛加盟,產業園迅速被撬動。中歐感知城市創新實驗室、中科院微波特性測量實驗室、武大技術轉移中心、浙大遙感與GIS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載體的紛紛入駐,壯大了產業園的力量。
而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千尋浙江公司,更為德清建設帶動長三角、輻射全國、影響世界的地理信息產業基地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為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構建全新的服務模式。
筑巢引鳳,尤需環境。為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落戶,德清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從財政獎勵、租購房、項目補助等方面加大對地信企業的支持,并借助首屆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召開這一東風,成立產業招商部地理信息組,先后在京滬深等地舉辦推介會,力求高效、精準招商。
如今,3.68平方公里的產業園,產業、城市、科技高度融入、齊頭并進。1.31平方公里的產業園核心區塊,加上北斗導航裝備制造園、遙感測繪裝備制造園,產業集群個性更加明朗。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是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也是德清地信小鎮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做大做強的宣言。
短短6年,一條涵蓋芯片研發、裝備制造、數據生產、產品開發、軟件研制和信息服務的完整地理信息產業鏈已經形成,集聚了地理信息及相關企業200余家,迅速成為全國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
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家居三大主導產業面前,年輕的地理信息產業,充滿活力,強勢崛起。未來,它或將成為助推德清向高質量發展躍進的新引擎,為德清經濟插上騰飛的新翅膀。
人有德行 志向高遠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這個德清地名的由來,既是文人的贊美,更是虛懷若谷、勇于開拓、奮發進取的德清人的精神濃縮。從上古時期的治水英雄防風氏,到近代被梁啟超譽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中國地理學上第三塊里程碑”的清代經濟學家、地理學家胡渭;從干將莫邪的殉身煉劍,到“星期六工程師”夯起的“德清模式”……
在德清這塊熱土上,從來不乏推陳出新、借智生財。
尤其進入新世紀,德清高舉“引智招資”并進大旗,多次在省內外搖旗吶喊。那種不拘一格用才的智慧,那種海外拋繡球的魄力,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使德清這座莫干山下的浙北小城,萬人專利發明擁有量全省第一,對人才的渴求四方皆知。
謝爾蓋·阿布拉梅科,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原校長,白俄羅斯和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圖形圖像專家。今年4月,他帶著科研團隊,與地理信息小鎮內的浙江國遙合作,聯手設立中國—白俄羅斯圖像處理研究中心。
在楊為琛看來,謝爾蓋作為該中心的首席科學家,與他科研團隊的加盟,不僅使國遙在業務上長纓在手,更為企業在人才、技術上的國際合作翻開了新篇章。
這是地信小鎮首個自主培育的“國千”人才,在推動地信小鎮遙感影像處理向人工智能發展的同時,更促進了地理信息產業提檔升級。
借智借腦,德清從未間歇。有資料表明,在過去的40年里,德清與包括北大、清華、浙大等在內的540多所院?蒲性核⒚芮械暮献麝P系。
地理信息小鎮作為高科技現代服務業的基地,借智借腦更甚。特別是在去年德清出臺了科技、人才“雙十條”新政后,大批專業人才紛紛前來。
引入近20家企業的中科衛星應用德清研究院,是由中科院遙感地球所與高新區共建的科技創新創業綜合體,也是遙感地球所在國內布局的唯一一家分院。
該院院長、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長顧行發介紹,這些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由中科院創業團隊發起,核心成員包括中科院院士、國家“萬人”和“千人”等,內容涵蓋了遙感大數據、金融大數據、智慧農業、智慧旅游、VR/AR、激光探測等多個領域。這些人才帶動德清地信小鎮向更高領域進軍。
高端平臺的紅利,高端人才的激情,以及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德清召開的溢出效應,使地理信息小鎮快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
這從地信小鎮誕生了諸多“第一”“首創”上可見一斑:
中科院微波目標特性測量與遙感重點實驗室已成為湖州市首批、全縣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填補了我國微波遙感目標特征測量的空白;
國家重大專項承擔者——浙江中海達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金華市綜合管線智能管控信息化建設與應用”項目榮獲2017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參與制定的我國首部室內位置服務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浙江國遙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使用大型固定翼飛機搭載大型傾斜相機獲取3厘米分辨率傾斜影像; ……
今年1月19日,國內首顆以縣域命名的遙感衛星“德清一號”發射成功。其制造商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也同時將遙感大數據云平臺項目落戶德清地信小鎮。
從全國首個由民企(浙江國遙)投資的雷達衛星地面接收站投入運行,到全國首顆以縣域命名發射的“德清一號”商業遙感衛星將發射,航天遙感產業已經在這里高點起步。
“其帶來的重要意義,不僅是德清地信小鎮在衛星遙感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衛星一樣,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立下了里程碑,更向世界彰顯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德清縣有關人士這樣評論。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地信小鎮新引進地理信息項目67個,累計已達237個。實現稅收連續4年同比翻番。德清高新區地理信息局局長章偉忠說,目前,包括海內外院士、國家和省“千人計劃”人才在內,小鎮已集聚3000多名高層次及應用型人才,他們正成為小鎮發展的核心支撐。
而地理信息小鎮企業自發的地信學子獎學金,更從源頭上解決了人才不足的瓶頸。從2013年開始,德清考上大學選擇地理信息及相關專業的學子,每年都可以拿到4000—5000元的獎學金。目前,累計本科在讀的地理信息及相關專業學子已超過50人。
今年丹桂飄香時,懷著理想與事業、投奔小鎮而來的人才們,迎來了新福利:總投資10.8億元的人才公寓,張開大門,交付使用。
煥發新顏 擊云破曉
大美鄉村。 徐國強攝
憶江南,最憶是吾鄉。
這是一代國學大師俞樾對德清家鄉的點贊。
人民日報日前發布的《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傳來喜訊:德清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中,較去年又前進一名,位列第36位,列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32位。
這是德清擔當實干的結果,是德清改革創新的回報。這也是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情定德清的理由之一。
從膾炙人口千年不絕的孟郊《游子吟》,到中國白話詩的創作先驅俞平伯,從莫干山到古鎮新市,德清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說,引人入勝。
從“美麗鄉村”到“全域美麗”,從“三改一拆”到“五水共治”,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千年古鎮綠妝明媚復入眼眸。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美麗德清,漸行漸近。
在這里,73個溢滿正能量的民間草根獎,宛如汩汩清泉,沁人心扉。在這里,授人玫瑰的志愿者遍布城鄉,天天傳遞著溫暖的動力。“最美德清人”層出不窮,凡人善舉接連涌現,“最美現象”由風景變為風尚。
2017年11月30日,在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第五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論壇上,德清縣委書記王琴英以真摯的微笑,正式向世界發出一年后到德清參加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邀請時,德清建設國際化山水田園城市的新篇章進入了新高潮。
這是一道時不我待的考題,更是一次民生福祉的建設。
從2017年12月開始,一場“舊貌換新顏”的城市巨變在德清迅速鋪開。
一個個目標、一次次動員、一項項要求,在全縣上下迅速貫徹,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共建美好德清的豪情。
縣城區“三縱三橫七連”的提升改造,雖然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是大家都理解,因為,一切都是為了向世界展示德清生態之城、創新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的魅力。
不斷更新的城市“顏值”,將“美”續寫在德清的當代城市建設史中。步入金秋,藍天白云下,場館建設、道路翻新、綠化提升、立面改造等32項大會配套工程,已顯靚影。
尤其是鳳棲湖上宛如祥云的兩個半圓環抱型國際會議中心,不僅已是德清城市的新地標,火樹銀花般的絢麗,更是日夜吸引著無數群眾摩肩接踵、拍照留影,美景刷爆微信朋友圈。
在這個以“擊云破曉,鳳舞九天”為設計理念的橢圓形建筑物前,人們放慢腳步,由衷感慨:“德清真的越來越有國際范兒了。”這里將召開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產業發展的全球智慧將在此匯聚發布。
這些因地理信息大會而新建的城市設施、因大會而帶來的喜悅感動,將一個理念娓娓道來——服務大局與保障改善民生融為一體,城市得到發展,生活更加美好!
地理信息小鎮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斷帶動城市邁向經濟新藍海,促進德清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旅游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德清縣委書記王琴英自豪地說,德清將以高質量為核心統領發展全局,以辦好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為契機,著力建設國際都市衛星城、數字經濟新高地、綠色發展模范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品質生活普惠縣,切實在高質量發展上體現排頭兵的標準、作為和業績。
這將迎來一個更好的德清。
“德清時間”已開啟,空氣中飄滿情誼。地理信息大會贈予德清對外展示的寬廣舞臺,帶給德清展現擔當的機遇,開懷容納天地,釀就新的轉變、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