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推動“天地融合”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14日在海南省三亞市開幕。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徐冠華院?表示,希望通過“空間科學”和“地球科學”的更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動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入地”,更關注地球科學的相關問題;也推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上天”,通過空間信息獲取平臺更好地研究地學問題。
會上,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并啟動工作。據了解,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下屬的二級學會,于2018年5月15日經中國科協批準注冊成立,掛靠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秘書處設在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華東院士擔任委員會主任。本次會議即是專委會組織的第一次學術活動。
徐冠華指出,空間地球科學是利用空間觀測手段,研究地球系統各子系統間相互作用于過程及其發展演化的一門綜合交叉學科。空間地球科學開拓人類深刻研究地球的新途徑和新視野,是對傳統研究方法的革命性變革。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長吳一戎院士表示,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的設立,代表了空間地球科學重大的科學價值以及國家戰略的迫切需求。
當天上午,多位院士和研究員作大會特邀主旨報告。其中,郭華東院士作題為《月基對地觀測前沿科學問題》的報告,介紹了利用月球作為對地觀測平臺的設想;呂達仁院士在會上作了題為《空間地球科學的思考與團隊工作》的報告,介紹了中國科學發展戰略咨詢報告“空間地球科學”部分,通過對全球空間科學規劃全面梳理總結,提出我國空間地球科學發展目標、關鍵問題及對策等。
會議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微波遙感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辦,來自全國65個研究院所、高校、企業的近400位空間地球科學領域學者和專家參加會議。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