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黑科技”引領智慧生活
↑體驗VR技術 王正 攝
↑三維復屏顯示器增強視覺體驗 王正 攝
↑人臉識別技術吸引眼球 王正 攝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區域間的協同合作,人類活動獲得的信息80%與地理位置有關,地理信息也正成為改變我們生活的“無形力量”。
當下,數字經濟、信息經濟大浪潮撲面而來。未來,地理信息如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作為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以下簡稱“地信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信大會技術與應用展覽吸引諸多人的眼球,也受到各方的關注。
此次展覽共有200多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地理信息、衛星導航、航空航天遙感、位置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多領域的領先技術和應用。阿里云、百度無人配送車等紛紛亮相,無人機、無人汽車等展位前擠滿嘗鮮的人。
地信大會期間,杭州日報記者走進展覽區,一睹地理信息“上天入地”的無窮魅力,暢想地理信息給智慧生活帶來的N種可能。
長光“天眼”看世界
即便身處德清,照樣能“看清”全世界。此次展覽,國內首家商業遙感衛星企業長光衛星,帶來的是航天遙感測繪技術展示。
點點鼠標,在“長光衛星云極視”操作系統里,小到街道、大到城市,近到德清、遠到長春甚至國外,都能清晰地顯示。
“通過衛星定位與航天遙感技術,我們可以采集世界各地的城市數據,再匯總儲存到電腦里。”長光衛星相關負責人蘆楠說。
蘆楠表示,與無人機測繪相比,衛星受到地形地貌、區域空間、天氣環境等限制小,因此測繪更具有靈活性。
這幾年,隨著商業衛星的普及,航天遙感測繪等技術,也開始運用于國土測量、水環境檢測、城市規劃等民生領域。
“今年,長光衛星與德清合作發射我國首顆以縣域命名的遙感衛星‘德清一號’,就是航天遙感技術服務地方發展的生動體現。”蘆楠說。
“城市大腦”精準管理
這次展覽也有杭州企業的身影。
阿里巴巴就給德清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諸多期待——通過對大數據的實時匯聚和智能計算,以及將北斗精準時空能力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今年,全國首個縣級“精準時空城市大腦”在德清應運而生。
阿里云城市大腦架構師李榮亮表示,未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數據成為政府的治理依據。“基于精準時空城市大腦,交通基礎設施、視頻監控網絡、動態人員和車輛等數據,都會進行歸集,并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賦能城市智能化管理。”
比如,高精度地圖能準確表達精準時空攝像頭和車道的關系,實現車道級的流量統計和交通事件發現,用來優化信號燈。
利用“精準時空城市大腦”的視覺分析技術,可以實現交通事件的自動識別,對重點車輛的行車軌跡實時跟蹤監管,類似超速、逆行、占道等違章行為都能一目了然,再由高精度的無人機進行現場拍照取證,從而提升交通事故處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執法效率。
地下管網可做“B超”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此次則帶來了一條“狗”——四個輪子作腿,攝像機是頭,長200米的尾巴,一端連著身體,一端連著電腦。如果城市的地下管網“病”了,它可能就是最好的醫生。
該公司負責人劉慧超介紹,這是一臺機器狗,主要是在不挖開地面的前提下,給地下管網做“B超”的。
“根據地下管網大小,機器狗分5檔大小。它的身體就是一個平衡器,在地下管網中行駛。通過地理信息地信定位技術,機器狗能移動到指定的地點,再通過攝像機傳回全息影像。在地面的人,可以對地下管網內的情況一目了然。”劉慧超說。
劉慧超表示,基于地理信息技術的地下管網檢測,目前逐步應用于城市規劃發展中。“針對地底環境的檢測,探測地質情況,地下管網鋪設等,甚至是內澇嚴重時城市如何排澇等問題,都可以借助這項技術來更好地解決。”
智慧錐桶智能預警
在展覽上,還有一個“小家伙”很引人注目——它叫智慧錐桶。
乍看之下,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錐桶,主要起到道路路障、預警等作用。不過錐桶頂部,多了一盞燈。而智慧的奧秘,恰在這盞燈里。
據介紹,智慧錐桶上的這盞燈里,裝有高精度定位模塊,能提供高精準的定位服務。
比如,在施工道路的起點和終點放置一對智慧錐桶。它們能通過精準定位等地理信息技術,發射相應信號到指定地圖上。大家使用高德地圖導航時,就能及時了解相應施工路段的信息,以便提前減速、避讓,或者是繞道。
對于經常跑高速的司機來說,這也是個利好。
目前,三腳架等車輛應急設備正逐步推廣這項技術。在高速發生應急事故時,原本靠肉眼來分辨路障的司機,現在通過高科技定位,就能精準獲知相關信息,從而大大降低二次事故的風險。(陳煒 張驥鴻)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