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 將于2020年完成
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和《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精神,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摸清我國自然資源基礎家底的一次重要行動。開展我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目的是在我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細化和完善全區土地利用基礎數據,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和保障。
國土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查實查清國土資源的重要手段,我區自從2017年10月起與全國一道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將于2020年完成。
此次調查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統一技術標準,利用衛星遙感和“互聯網+”等新科技手段,統籌利用現有資料,以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實地調查土地的地類、面積和權屬,全面掌握全區耕地、種植園、林地、草地、濕地、商業服務業、工礦、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交通運輸、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地類分布及利用狀況;細化耕地調查,全面掌握耕地數量、質量、分布和構成;開展低效閑置土地調查,全面摸清城鎮及開發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狀況;同步推進相關自然資源專業調查,整合相關自然資源專業信息;建立互聯共享的覆蓋國家、自治區、地市、縣區四級的集影像、地類、范圍、面積、權屬和相關自然資源為一體的國土調查數據庫,完善各級互聯共享的網絡化管理系統。
“此次調查是對已有內容的細化、變化內容的更新、新增內容的補充,要確保轄區內地類信息不重不漏,對存在復合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種植園、林地、草地、養殖水面等地類進行利用現狀、質量狀況和管理屬性的多重標注基礎上,同步推進自然資源相關專業調查成果整合。”自治區三調辦相關負責人說。
那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成果將運用到哪些方面呢?據了解,此次調查結果將全面獲取覆蓋全國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形成一整套國土調查成果資料,包括影像、圖形、權屬、文字報告等成果。同時,將自然資源相關專業數據,以及城市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界線等各類管理信息,以國土調查確定的圖斑為單元,統籌整合納入三調數據庫,逐步建立三維國土空間上的相互聯系,形成一張底版、一個平臺和一套數據的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綜合監管平臺。
此外,要豐富和創新第三次調查成果表達形式,調查成果要更進一步地充分體現自然資源屬性信息,凸顯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家底特征,形成以土地為本底的自然資源基礎底圖,必要時可進一步編繪各類自然資源系列專題圖,全面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
“國土調查相關成果由各部門共享,充分發揮國土調查成果在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支撐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中的基礎作用。同時,通過成果集成,滿足科學研究、社會公眾等對國土調查成果資料的需求,實現調查成果廣泛應用。”自治區三調辦相關負責人說。(李海霞)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