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與美GPS匹敵的中國導航 不到2年可覆蓋全球
原標題:這個能與美GPS匹敵的中國導航系統不到兩年就可覆蓋全球了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道 英媒稱,剛剛過去的11月,在中國西南部,業余太空觀察家拍攝到了一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視頻。
數小時后,中國國家航天部門證實了發射活動,并公布了火箭運載的東西:用于北斗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
這次發射使正在軌道上運行的第三代北斗衛星的數量達到19顆——剛好足夠在今年年底前開始向一些國家提供導航服務。
11月1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新華社)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9日的報道稱,自2017年以來,中國迅速建立了一個導航衛星群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分庭抗禮。僅在今年,中國就發射了11顆北斗衛星,有些發射相隔僅17天。
北斗系統定于2020年實現全球商業性覆蓋,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全球導航系統之一。
據報道,這個項目據估計耗資90億美元以上,是中國努力成為科技強國的組成部分。通過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中國將掌握一項對于我們看世界的方式越來越重要的技術。
曾擔任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研究主管的基思·海沃德說,“凡是需要精確測量時間和空間的東西”都需要衛星系統。“它是技術優勢的鮮活標志。”
由美國空軍開發和操作的GPS至今仍是世界上商用范圍最廣的導航系統。其他國家紛紛效仿。
截至2011年,只有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具有全球性。今年,日本準天頂衛星導航系統(QZSS)的頭四顆衛星啟用。同時,英國開始探索建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可行性,因為它在2019年3月以后將被排除到歐盟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外。
報道稱,中國科學家毫不諱言他們有志于有朝一日在技術精度和國際影響力兩方面都超過GPS。到最后,北斗全球網絡將在軌運行35顆衛星,在亞太地區上空的衛星最多,精度會更高。
報道認為,北斗系統的工程師們還謀求在時間維度超過美國。除了定位和導航,GPS衛星目前還確定國際時間和頻率標準。
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是能夠精確測量時間到納秒的原子鐘。
這些時鐘是衛星用于確定位置的三角測量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GPS衛星中,它們還在國際范圍內測量時間,通過把交易時間標準化并核實到十億分之一秒來使全球金融市場保持同步。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馬爾科姆·戴維斯說:“中國可以利用的一點是讓(某些國家)使用北斗比其他國家使用GPS系更便捷。”
報道稱,在商業上,全球性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要求著眼于中國消費者的企業適應一個不同于GPS的商業標準,那意味著從空管大樓到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有配套設備來接收北斗衛星信號。
《金融時報》援引中國媒體的報道稱,華為、小米等中國主流品牌發布的新款手機已經與北斗系統兼容,中國制造的480萬輛汽車亦然。
外國品牌采用北斗系統的速度則較慢。
據報道,但北斗系統正著手打入中國以外的地方。今年5月,它與美國的銥星系統公司一起從聯合國獲得了海難應急使用合同,打破英國的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數十年來的壟斷地位。(編譯/何金娥)
資料圖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新華社)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