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中國測繪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成都召開
2018年11月29日,2018-2021年中國測繪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在西南交通大學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有來自全國的委員和代表96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山東建筑大學校長靳奉祥教授主持。東道主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何川教授、四川省測繪局局長楊升先后致辭。主任委員、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院士作了上屆委員會工作報告。中國測繪學會學術交流處侯冬梅處長代表中國測繪學會講話。寧津生院士也出席大會,并受邀繼續擔任中國測繪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李建成為寧院士頒發了名譽主任委員聘書。
會議的重要議程是李建成主任委員布置新一屆委員會工作計劃,大家對此進行了踴躍的討論,共話轉型期的測繪類專業高等教育。最后,副主任委員、中國礦業大學高井祥教授進行了會議總結,半天的會議圓滿劃上句號。
在過去4年,上一屆委員會已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創新與工程實踐能力的提升、測繪學科發展方向的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大學生技能競賽和科技論文評選、葉雪安優秀教師獎的評選、工程教育認證的展開、新工科的研究等等,極大地推進了我國測繪教育與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發展,也為新一屆委員會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一屆委員會共有委員104名。其中,大部分委員來自我國高等院校測繪類專業和部分測繪研究機構的學科帶頭人與負責人。此外,業內幾位熱心于教育的企業代表也分別榮幸地成為委員,包括廣州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寶宇、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延平、北京數聯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倪涵、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煒、廣州天宇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宇、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建章、北京達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江芳、武漢航天遠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程曉慶、武漢合眾思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郭建新等,說明企業對于教育的參與度也不斷加強。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外部環境的變化,新一屆的委員會將毫無疑問地處于新的轉型期,至少下面幾點將對測繪類專業高等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從技術層面來講,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將對絕大部分專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測繪類專業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將成為許多專業的基礎課,并且各專業的邊界也由此變得模糊。特別是掌握互聯網核心技術、擁有大數據能力、能有效運用人工智能的產業將占據或引領技術發展的制高點。許多測繪類專業的高校優秀畢業生也率先進入這些產業,也就是說培養目標已在發生某種變化。從剛剛在德清結束的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UNWGIC)看,盡管大會的主角是地理信息,但卻成為上汽集團、阿里巴巴、騰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京東等展示地理信息應用的大舞臺。這也給傳統的地理信息企業、地理信息產業,乃至測繪地理信息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否則被“跨界打劫”在所難免。
二、從測繪地理信息的地位來看,我們常說人類活動的信息80%與地理信息有關,也就是說地理信息是各行各業的基礎信息,而測繪類專業及其工作是地理信息之源,測繪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更是將主題定為The Geospatial Way to a Better World(“同繪空間藍圖,共建美好世界”或“地理信息讓世界更美好”),會議發布的《莫干山宣言》將進一步有利于提升地理信息在國家層面的地位,打造數據與地理信息驅動的經濟,也將地理信息作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切都將對高校測繪類專業的頂層設計提出更高的挑戰,看看是否有更高的格局?是否跟得上、HOLD住世界發展的進程?
三、從高等教育的導向來看,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到了攻堅克難期,“以本為本”重視本科教育是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強音。另外,2016年我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最具權威的《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也將給測繪類專業的高等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該協議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輸出為導向”的認證標準以及“持續質量改進”保證體系。據悉,我國目前已有46個高校的測繪類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22個正在申請中。由此可見,測繪類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也成為新一屆委員會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的重要工作。特別是,對于工程教育認證本身的質量把關也成為重要的挑戰。2018年11月29日,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秘書處發布的《在認證申請受理工作中嚴肅工作紀律的通知》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緊箍咒。
四、從國家機構改革來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撤銷并并入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將對測繪類專業產生直接的影響。以前許多高校的測繪類專業畢業生以國家和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下屬的事業單位為首選,當然本次改革的事業單位還會繼續存在甚至范圍擴大到自然資源部下的相關事業單位。但對于下一步改革的預見性也考驗著測繪類專業的走向,同時也考驗著“傳統的測繪思維”。
五、從國家戰略和導向來看,國家的“十三五”規劃自然是最值得研究的,特別是“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與測繪類專業的高等教育有直接的關系。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也為我們的教育國際化和教育輸出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機遇。
鑒于上述形勢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委員們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各抒己見、碰撞思想,李建成主任委員特別就新形勢下的學科定義、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提出可供進一步討論與實施的切入點。當然,教育的核心還是回到教育的本身、遵循教育的規律。正如梁啟超所說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學做人”,古希臘哲學家西塞羅也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而對此的詮釋和實踐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挑戰,對于新一屆委員會可以借用《論語》中的一句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圖1、大會現場
圖2、山東建筑大學校長靳奉祥教授主持
圖3、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何川教授致辭
圖4、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楊升致辭
圖5、主任委員李建成院士作工作報告
圖6、中國測繪學會學術交流處處長侯冬梅講話
圖7、寧津生院士接受名譽主任委員聘書
圖8、部分參會委員發言
圖9、副主任委員高井祥教授總結
圖10、會場一角
圖11、參會委員集體合影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