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修復成果交流會召開
11月28日,首屆全國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修復成果交流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會議將過去單一的民生地質工作成果交流會拓展為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修復三位一體的成果交流,為全國地勘行業探索打造涵蓋礦產資源從調查評價到礦山恢復治理的全鏈條綠色礦業產業群提供成熟的經驗和借鑒。國務院參事陳全訓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作學術報告。
會議明確,礦山資源.環境.生態“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新模式,將為地勘行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是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容量。2017年,在事業費撥款同比減少1.3%、中央財政渠道地質項目經費同比減少51.7%的情況下,有色地勘行業完成經濟總收人296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1.9%。這得益于加大對民生地質等生態環保市場的開拓。二是提供了更廣的服務領城。在生態環境保護剛性約束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各地的環境污染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土壤污染詳查修復防治,城市地質資源、環境.空間調查,地質文化資源的調查、開發與保護等任務更多更重,需要地勘單位發揮技術優勢提供服務的領城也更廣。三是各地探索“兩山”優勢相互轉換的積極性更高。各地認識到既不能守著金山銀山不開發,也不能在金山銀山的開發中態意破壞綠水青山,構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和諧互換的新格局需要地勘單位通過科技創新提供方法技術支持。通過創新探索實現的具體路徑,讓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變成當地的“富民資本”,進而打造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位一體”發展新格局。(于德福 甘鳳偉)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