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掠影
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園效果圖
初冬時節,記者來到泉城濟南,采訪山東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情況。記者獲悉,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經過多年蓄能,碩果累累。2012年以來,全省地理信息產業年均增長率達25%以上,2016年總產值超200億元,企業達1800多家,資質單位1093家。今年全省產業關聯企業2300余家,從業人員達7萬余人,5家企業進入全國百強,產業相關上市公司21家(含新三板),總產值預計突破400億元,地理信息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可喜勢頭。
產業規模壯大 取得豐碩成果
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開始,全省地理信息產業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1+3”即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濰坊),濟南、青島、濟寧3個特色集聚區的產業空間格局初具規模。目前,基地落戶企業達100多家,實現產值40多億元,從業人員逾萬人,園區面積、建筑規模、企業數量和產值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被授予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示范基地稱號。濟南、青島、濟寧等市結合自身優勢,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地理信息產業相對集聚區,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環境明顯改善。全省現代測繪基準體系逐步優化,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建成,實現了全省實時亞米級定位無縫覆蓋;建立了國土資源遙感波譜數據庫,全面完成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和數據庫建設,建立了及時更新和共享交換機制;高分辨率衛星影像獲取效率大幅提升,機載雷達測圖、無人機航攝、移動激光測量、集群化遙感數據處理等技術廣泛應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資源日益豐富,地理信息覆蓋全省陸域及近海海域,海洋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取得突破。
山東還積極搭建測繪科技創新平臺,先后建成了劉先林、周成虎和龔健雅院士工作站,山東省空間信息與大數據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山東數據應用分中心,國家北斗數據中心山東分中心等創新平臺。數字山東地理信息空間框架基本建成,山東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并廣泛應用,實現了國家、省、市、縣互聯互通,累計應用部門達到400多家,應用系統超過900多個,初步形成了縱橫聯通的應用體系。2016年獲得6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通過地理信息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山東構建了分建共享、互聯互通、數據融合、協同在線的地理信息服務新模式。地理信息在全省各類規劃編制、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經濟和資源普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智慧城市建設、土地綜合整治、地質災害防治等領域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在政務信息“一張圖”、不動產登記、精準農業、旅游出行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政府出臺規劃 促進產業發展
為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出臺了《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編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底,山東省政府研究室、省國土資源廳組成聯合調研組,赴湖南、湖北、浙江考察學習,并到濟南、青島、濰坊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關于加快我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提出了推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建議。2017年8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副省長王書堅先后對推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作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要求,與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溝通聯系、密切協作,收集了國內外相關規劃資料,到有關部門、單位、企業廣泛開展調研,形成了《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初稿)。11月,《規劃》通過專家論證;12月,經第118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8年1月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規劃》。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趙培金介紹說,《規劃》為新時代山東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今年以來,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認真落實產業規劃,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產業。組團赴湖南、湖北、浙江、貴州考察學習,到山東浪潮集團、山東黃金集團、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海爾集團等大型企業開展專題調研;開展產業相關企業名錄核實統計,建立產業名錄庫,實施產業動態監測分析,組織編寫了《2018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分析報告》。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測繪行業管理處調研員王偉宏告訴記者,山東地理信息產業過去一直以服務政府為主,跨界融合能力亟待提高。現在,我們積極作為,主動深入企業,為企業提供地理信息服務,拓寬服務領域和服務渠道,爭取與知名、大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提高地理信息產值。
目前,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已深入齊魯交通信息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省內知名大型企業開展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情況,主動對接地理信息服務需求,詳細解讀產業發展政策,積極推進地理信息產業跨界融合和創新發展。
補短板創名牌 發展前景廣闊
在地理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崇尚實干、放眼未來的山東測繪地理信息人也在客觀地尋找自身的不足和短板,謀求長遠發展。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深入分析,他們認識到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目前最大的短板是產業鏈條短,融合集中度低。有鑒于此,他們正在《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的指導下,積極謀劃,尋找對策、制定措施,以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展望未來,山東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前景可待。到2020年,全省地理信息企業總數將突破2400家,新增就業人數10萬人,培育龍頭和骨干企業40家以上,年總產值突破700億元,占全國比重8%以上。打造智慧山東時空信息云平臺和天地圖·山東等名牌產品,產業保持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30%以上,成為山東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建成1個基地、3個特色集聚區的產業空間格局,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產值進入全國五強,建成千億級全國高標準示范園區,3個集聚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理信息資源價值,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競相、差異發展,產業集群效應和輻射效應進一步顯現;加強產學研用一體化,力爭在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白潔)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