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科考失棟臣 楚山鄂水寄哀思 各界送別中國極地測繪之父
圖為鄂棟臣教授生前做過600場科普報告資料圖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肖楊通訊員吳江龍
昨日,白發蒼蒼的學者和年輕學子胸佩白花,紛紛趕到武昌殯儀館,送中國“極地測繪之父”、武漢大學教授鄂棟臣最后一程。
挽聯“愛國敬業艱苦奮斗獻身極地事業,立德樹人嘔心瀝血培養測繪棟梁”是鄂棟臣教授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是中國唯一參加過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和北極黃河站三站建站工程和首次北冰洋考察的科學工作者;中國第一幅南極地圖——長城站地形圖的測繪者;中國第一個南極地名——長城灣的命名者。2月21日,他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
親屬說
受過屈辱立志報國雪恥
昨日,前來送別的喻偉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一件舊事,“舅爺爺鄂棟臣有一次發脾氣,那是十幾年前在上海的一家酒店咖啡吧里,我陪他臨時坐一會兒,服務員走過來說必須消費了才能坐。舅爺爺不客氣地反問,旁邊的兩位外國人也沒有點東西消費,為什么可以坐!”
鄂棟臣教授生前在演講中提到,1984年以前,中國沒有人到過南極,正如此,1983年開第12屆國際南極條約會議的時候,中國人沒有發言權,在南極,不管國家大小,誰有本事在那里插上國旗,建科考站,別的國家才承認你有發言權,這讓很多中國人感到無奈和恥辱。
喻偉感慨舅爺爺從苦難中走來,親身體會過國與國的落差,才會對“內外有別”的境遇痛心疾首。從此也理解了他為何一生都努力報效國家、為科學進步而辛勤工作。
院士說
不畏艱險的拼命三郎
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后來出任昆山杜克大學校長的劉經南院士,中斷北京出差趕回武漢參加追悼儀式。他說,當年同在武漢測繪學院(今武漢大學)讀書,自己比鄂棟臣低幾屆,鄂棟臣作為高年級的學生干部,經常關懷愛護低年級學子。“在我的印象中,師兄就是一個百折不撓、努力攻關、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的人。我長期和他并肩作戰,做他的科學研究后勤保障。”劉經南回憶道,自己1986年回到母校工作后,工作上和師兄多有交集。
談到鄂棟臣教授曾4次赴北極,并到達北極點考察,劉經南院士告訴記者,“北極點是一個幾何點,在茫茫的北冰洋是一個幾何位置,沒有鼓出來一個端點讓你看到,需要用衛星定位儀器找出90度0分0秒,這才是地球自轉不動的北極點。”劉經南回憶,當時自己從事的是GPS衛星定位數據處理方面的研究,聯系最先進儀器予以支持,以最先進的算法搜索到最準確的北極位置。此后的南北極科考中,經常相互探討交流。“我很悲痛伙伴的離去,但我相信,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科考精神,伴隨他開創的極地事業,定會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弟子說
培養的學生已遍布全球
在親友晚輩心中,鄂教授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在同行圈里,他是一位德行兼備、不畏艱險的伙伴;在學生眼中,他是一位實事求是、誨人不倦的引路人。
“1998年我剛入門時,鄂老師就告誡我們這是一個外表光輝,其實十分艱苦甚至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研究方向。”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動情回憶,至今還記得老師簡短有力地說,“想清楚了再決定”。
“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種子從此種在了年輕人心里,現年43歲的程曉,已去過4次南極、十余次北極,“我現在的研究方向,也是受到鄂老師的啟蒙和鼓勵,是他支持我到北京學習先進的遙感技術,利用衛星遙感對極地形成更深入的了解。”
程曉昨日在朋友圈深情寫道:“去年來了武漢三趟,看病重的老師,老師總是拉著我的手說半天。后來語言能力退化了,老師就拉著我的手笑著、點著頭。老師開創的極地測繪事業已在全國開花,培養的學生也已遍布全球,老師,安息吧。”“我是他帶出來的第一個碩士研究生,老師循循善誘,要求也很嚴格,我們之間的師生關系非常融洽。”從外地匆匆趕回的弟子石強哀痛地說,印象里和老師就發生過一次爭執,“讀書時我研究的課題是南極測繪方向,后來我改了研究方向,老師一度非常生氣,但是最后他包容我,鼓勵我跨學科發展。”深圳市地籍測繪大隊副隊長石強告訴記者,“去年夏天,我還和老師在深圳聚過,老師教我怎么做人,給予我的太多太多。”
同事說
在南極留下許多湖北地名
在集中前去吊唁的校車上,早已退休的老下屬李德祺表示,“大家都知道鄂教授工作忘我,不一定知道他還是一個興趣廣泛、熱愛生活的人。”
“他愛集郵,收集的作品曾專門在展覽館展出,得到集郵愛好者的好評。”李德祺回憶道,“他還喜歡繪畫和書法,收藏各式各樣的寶貝,比如一些極地珍藏。”武漢大學收藏陳列的極地生物標本,很多是由鄂老及后繼的武大科考隊員們從南北兩極淘回的。
參與了1987年我國第四次南極考察的張松波回憶,鄂教授嚴謹而又充滿情懷。在南極留下的眾多中國地名中,不少取自湖北,這些讓湖北老鄉備感自豪的地名,正是由鄂棟臣教授主持命名的。比如1985年在我國第一張南極長城站地形圖上,給兩個美麗的冰川分別命名“龜山”“蛇山”。他還曾以“赤壁”“小武當山”“神農架”等湖北名勝給南極處女地命名。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