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即將全面啟動
3月12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走進“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重申自然資源部職責,詳細介紹自然資源部自組建以來工作開展情況。
陸昊透露,目前自然資源部已有《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和《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經過深改委審議通過,各《意見》將在下一步全面啟動實施。
陸昊重申了自然資源部組建背景,明確自然資源部職責。他表示,自然資源部的組建是中央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自然資源部要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
他進一步指出,實踐中因多部門職責分散或交叉,導致國家很難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和國土空間整體進行管控、治理。自然資源部的組建,可以從更深層次、更科學的角度和治理機制層面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只做事后違規處罰。
陸昊從三個角度介紹自然資源部自組建以來工作開展情況,分別是:推進重構性機構改革;打基礎,建機制;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轉變成工作機制。
推進重構性機構改革。在原國土部海洋局、測繪局、地質調查局,以及林草局的基礎上,將“兩統一”職責做了展開。第一個統一,主要分為自然資源的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的確權登記、自然資源的所有者權益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四個關鍵環節。第二個統一,從國土空間的統一規劃、國土空間的用途管制、國土空間的保護修復三個關鍵環節來展開,進行重構性的機構改革。同時,自然資源部設立了一批新司局來履行新任務。
打基礎,建機制。自然資源部按照深改委的統一部署,聽取社會各個方面的意見,深入調查研究,牽頭起草了《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和《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目前,三份文件已經過深改委審議通過,將在下一步全面啟動實施。同時,自然資源部啟動了“國土三調”有關重要工作和海域使用權屬核查等基礎性工作。
根據中央要求來解決當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自然資源部一方面將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轉變成工作機制,另一方面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針對嚴控圍填海問題,除去國家的重大戰略性項目之外,自然資源部停止一般性新增圍填海,盤活填海存量。土地方面,也嚴控增量、盤活存量。2018年,自然資源部對存量土地進行集中清理,首次減少了當年新增建設用地給地方的指標,實際盤活存量土地占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75%。
陸昊指出,當前自然資源部面對履行好“兩統一”職責存在多重挑戰。對此,自然資源部將進一步認真探索和研究,在黨中央精神的指導下不斷創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共同的智慧,來履行好自然資源部新的重大使命和職責。
采訪中,對兼任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一職的職責,陸昊表示,自然資源督查是在原來國土督察的基礎上轉換出來的,也是為了體現對自然資源整體保護和監督的立場與工作力度。督查與執法有所不同,督查主要面對各級政府,主要職能是維護好國家有限的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可以更加集約、節約利用。而且,督查既要監督地方存在的問題,也要跟地方一起研究探討解決的科學路徑,使督查更科學更權威。
此外,陸昊在回應不動產登記統一的問題時指出,不動產登記工作在我國還是一個新事物,各地探索解決方式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對此,自然資源部經過四個多月的全面深入調查,梳理出26項不動產登記事項已有流程優化圖。陸昊指出,通過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員集成三種方式,將會很好的解決不動產登記事項中面臨的問題。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