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慶讓胡路區推進三調有“真經” 45天完成1200平方公里調查
記者近日從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工作辦公室獲悉,該區三調示范點外業調查工作全部結束,45天完成了1200平方公里的調查任務。大慶市讓胡路區地類豐富、用地單位復雜,被確定為國家級三調示范點。該區三調辦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利用科技手段,創新工作制度,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調工作方法,為其他地區調查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為高效推進三調工作,讓胡路區三調辦與區政府積極溝通匯報,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得到了支持保障。調查工作籌備階段,區政府安排了15萬元的計劃外啟動資金,并協調了民政、農業、水利、林業、畜牧、測繪及森工等多個部門配合,為調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時,該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工作動員,對業務單位明確要求,向調查涉及單位發布公告,通知各單位提前做好準備。
在調查開展階段,讓胡路區根據調查區域的面積,把外業隊伍分成6個組,采取分組作業、分片包干的做法,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調查中,工作人員認真執行跑到、看到、問道、量到、拍到“五到”法則,同時加大工作強度、力度,采取“當日事、當日畢”、事不過夜的工作方法,快速推進工作。
為確保調查質量,讓胡路區堅持外業舉證全面。該區調查人員拿到圖斑后先預判地類,與國家下發圖斑一致的不用舉證,不一致的按預判地類舉證。該區要求調查人員拍照片時掌握角度和技巧,近景大,遠景小,特征景鮮明。尤其設施農用地,要求工作人員既要拍外景也要取內景。人員無法到達的地方,采用無人機舉證,同時利用谷歌地球和百度街景等與調查工作相互配合,獲得舉證數據。
針對當地歷史遺留問題涉及面廣、解決難度大等情況,讓胡路區實行疑難問題會議制、重大問題請示制。遇到矛盾較尖銳的歷史遺留問題時,三調辦組織相關部門和利益方開會研究,對規程和實施細則中沒有相關處置規定的,逐級向上一級三調辦請示,最終獲取解決方法,確保實事求是調查、調查結果真實準確。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