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穎:科研科普同閃亮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全
披肩發,黑皮夾克,雙臂交叉放于胸前,淡淡一笑,36歲的徐穎登上了一本先鋒青年雜志的封面。
搖滾明星?不,她是一位科學家。
徐穎現在正領導中國科學院一支科研團隊研發北斗衛星系統的地面導航增強技術。
“北斗”是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國之重器,現正處在建設和應用推廣的階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它是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其他還包括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歐盟的伽利略系統。
徐穎出生在四川,4歲時上小學,16歲就來到北京讀大學。她自小就表現出對科學的喜愛,尤其是物理、數學等科目。
“我喜歡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讓我有一種實實在在的成就感。”徐穎說。
2006年,在導師的帶領下她開始參與北斗二號衛星系統的研究工作。三年后,她博士畢業,進入中科院工作。2015年,32歲的徐穎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有人稱徐穎是天才,但她認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和絕大多數女性沒有什么兩樣,“喜歡通過吃零食和購物來為自己解壓。”
一次她被問到女性是否適合做科研時,徐穎調侃道,“用性別來判斷是否適合做科研就跟用星座來判斷一樣,根本不科學!”
2016年在中科院“SELF格致論道”講壇的一次公開演講,讓徐穎聲名鵲起。
當時,北斗二號系統已經完成,14顆導航衛星網絡建立,并開始為亞太地區提供定位、定時、速度測量和通信等服務。
為了幫助公眾了解北斗系統及其研發過程,徐穎在她的講座中做了很多有趣的類比。
“北斗”系統的特點之一是可以為數百萬用戶提供短信服務。“大家都看過《魯賓遜漂流記》吧,如果有一天一個人漂流到了孤島上,怎么辦?這個時候他若選擇的是GPS,他只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無法通知別人前來救援,所以他只能夠在荒島上求生。如果我們用的是北斗系統,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既可以知道自己位置在哪里,而且還能夠把我們的位置發送到方圓幾十公里、幾百公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徐穎說。
“相信我,如果你選擇了北斗定位系統,你很快就可以在救援船上和手持GPS的小伙伴說拜拜了。”她話音剛落,就引來觀眾笑聲。
她在演講中,回憶起第一次北斗衛星發射時的緊張時刻,現場工作人員化險為夷,在衛星升空前四分鐘解決突然出現的設備故障;她講述第九顆北斗衛星如何在雷雨夜發射升天,成功避免了與雷電相撞;她還向觀眾列舉導航系統追蹤野生動物,控制森林火災和海上搜救等應用技術。
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科普作家王大鵬說,徐穎能夠用公眾理解的語言把深奧的科學研究傳達出來,讓人們對科技有更理性的認識。
“她是一位罕見的在科研和科普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輕科學家。”王大鵬說。
許多人喜歡徐穎,是因為她敢于駁斥謠言。
2011年,網上就有謠言稱一名清華女大學生破解了北斗密碼送給美國,表明北斗的精確性和可靠性不如外國競爭對手。
然而徐穎在演講中說,北斗系統完全不輸GPS。“北斗”為民用和軍用用戶提供信號,但那個學生只是破解了民用密碼,而這些民用密碼實際上并沒有加密,破解民碼既沒有技術難度,也不會對系統產生任何風險。
“我們一直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使用北斗,這不僅是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徐穎說,中國已經對外公布了北斗的民碼格式,并像GPS一樣提供免費的民用服務。而北斗的軍碼經過了加密等特殊設計,十分穩定可靠。
她用自己一貫調侃的語氣說道,“如果有人想破解軍碼系統,我們可能建議一些更簡單的方式。那就是造時空穿越機穿越到北斗軍碼設計的時候讓他在旁邊偷聽。這個技術難度比破解北斗軍碼更容易一些。”
她的詼諧、坦誠,和通俗易懂的解釋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吸引了數百萬的點擊和轉發,她也被網友盛贊為“北斗女神”。連《人民日報》都發表評論稱,“科普需要更多‘徐穎’”。
文章認為,徐穎十幾分鐘的演講,是科學家帶領老百姓,對北斗系統展開的一次“美妙的體驗”,“激發了公眾的科學興趣和鉆研熱情,也讓更多人對北斗乃至中國自主科研有了新的認識,既是一次大眾科普,也是一次熱點回應。”
今年,徐穎再度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任命為“科普中國”的形象大使,獲此殊榮的還有中國月球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以及中國第一位太空宇航員楊利偉。
中國今年還將發射10顆北斗衛星,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
徐穎的工作比以前更繁忙了,但她表示不會放棄科普。她認為科學家有責任與公眾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同時也要對抗科學欺詐,抵制謠言。
“好的科普首先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其次是有趣的,能讓聽眾從中學到東西。”徐穎說。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