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藍圖繪到底 —— 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創新服務河長制工作紀實
四川,扼守長江上游,河湖星羅棋布,號稱“千河之省”,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
2017年春,四川拉開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大幕。
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兩年多來,作為四川省總河長辦公室成員單位,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主動作為,積極盤活海量、多源多尺度、多時相、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數據,結合河、湖、濕地、涉水建筑、環保監測等專題數據,開展大數據挖掘,推進數據多源融合,建立四川省河長制“一張圖”,搭建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通過云計算為各級河長和社會公眾提供實時、在線、動態的信息,為河長制工作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
數據多源融合
四川省大地瑰麗多姿,高原、平原、峽谷、河流等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河長制工作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紛紜復雜。
作為河長制工作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技術支撐單位,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圖院(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二測繪地理信息工程院)以全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全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為主要數據源,全面核查全省河、湖、庫、渠基本信息,整合多源異構自然資源數據,建成了一套支撐河長制工作的基礎數據庫。
該數據庫與四川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基本一致,經省、市、縣、鄉4級水利主管部門逐條復核,各級河流的統計信息能夠在流域之間、行政區劃之間完全閉合。
依托河長制基礎數據庫,該院經過對比、復核,確定了四川省2816條、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以及納入河長制管理、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下河流的位置、名稱和普查代碼,理清了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關系;對全省納入河長制管理的所有河流的流域界線進行劃定,對長度、流域面積按市、縣、鄉3級行政區域進行細分;以河口為零公里位置,建立河流里程樁體系,并獲取了里程樁的平面坐標、高程、上下游地名等信息。
在此基礎上,該院進一步完善河長制基礎數據庫,整合水電站、排污口、監測斷面等水利、環保多行業專題信息,基本建成了動態的河長制“一張圖”基礎信息數據庫,涵蓋四川省行政區劃、河流、流域、里程樁、水庫、渠道、湖泊、濕地等專題資料的矢量化信息,以共享服務方式提供給各級水利部門直接使用,支持動態更新、自主編輯、信息疊加和應用擴展,為河長制信息化建設和智慧水務建設提供了數據支撐。
為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該院負責編寫了四川省河湖管理范圍劃定數字線劃專用圖生產指南(試行稿)、四川省河長制湖長制信息化平臺河湖數據標識碼編碼指南(試行稿)、四川省河長制湖長制基礎數據表結構與標識符(試行稿)等3個規范。
同時,河長制基礎數據庫在統一的技術標準上實現了地理信息數據和專題數據的有效整合,解決了數據口徑不一致、統計數據不閉合等問題。該院還針對水利部發布的第三版數據匯交接口,積極修改數據上報推送程序,定期或實時匯交變更數據。
信息平臺共享
金沙江、雅礱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一項項河道治理工程時間緊、任務重、系統性強,四川省河長制辦公室多次和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對接,具體商討如何提供測繪技術支持。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測繪人責無旁貸。為提供科學、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務,該院創新研發建立了四川省河長制工作“一張圖”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在省河長辦的支持下,動員全省21個市級、183個縣級水利管理部門共建共享,將河長與河流進行關聯,實現“河長找河”“河找河長”信息匹配自動化,并在基礎空間數據上疊加、水功能水電水文等實時動態專題信息,讓專業數據在空間地圖上靈動起來。
該平臺涵蓋了河湖基礎信息填報、水利專題信息填報、綜合業務信息填報、數據統計分析、一張圖可視化管理、綜合信息展示、數據共享、市縣直通等模塊。
目前,平臺提供了新版服務接口30余個,有6000余名實名注冊用戶,涵蓋全省近7萬河段、200余湖泊、7900多水庫、2000多渠道的基本信息。平臺支持多維度、多層級的統計分析與查詢展示,各級河長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在地圖上選擇任意一條河流,查看該河流河段關聯的河長信息。同時,通過瀏覽河長的列表,也可以根據姓名、行政區、職位、等級、所管理的河道等關鍵字進行篩選,直接查看該河長所轄的所有河段信息,包括基本屬性以及地理位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關系等詳細屬性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平臺研建了專題信息管理子系統,使省、市、縣信息平臺可直接調用河長制基礎數據庫,并與各廳局單位相關業務平臺信息共享,實現全省基礎數據共建共享;開發了河湖名錄基本信息動態更新系統,全省21個市、183個縣級河長辦可根據轄區內的河湖實際分布情況,持續開展基礎信息補充填報、河長錄入、信息核查更新工作,定期進行工作進展、一河一檔和巡河情況等業務信息填報,同時提供豐富的信息展示、查詢、統計、導出等實用功能。
服務治水創新
相傳大禹治水,在巴蜀地區分別治理各個水系流域,并將各個水系流域組合成一個網絡。春去秋來,川流不息,今日的天府之國正迎來新的治水理念。
成都簡陽市河長辦在河長制“一張圖”信息共享平臺上研發了“成都e河長”移動端一張圖。基層河長在巡河過程中發現污染等情況,只需拍照配上文字說明后傳至手機移動端,這些信息就會被管理信息系統迅速收集并向上傳達。市河長辦則通過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WEB端查看上報問題定位及詳情,及時將問題以事件方式送達所涉鄉鎮(街道)進行整改處理,大大縮短了溝通成本,提高了協同治理能力,使問題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解決。
“一張圖”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人性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確保滿足不同層面的工作需求和管理需求,現已向水利部平臺提供省級數據服務接口,也向市、縣、鄉各級用戶提供信息瀏覽、查詢、統計、更新等功能。各市縣可根據自身工作的需要,直接在“一張圖”基礎上,快速提取基礎和專題信息,按需編制水系圖、河長制基本信息圖、水利專題圖等工作用圖,或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巡河管理、巡河APP等業務應用系統。
目前,平臺正在為省內幾十個市縣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在信息共享平臺上,省河長辦研發了信息報送系統,服務于省、市、縣三級用戶的報表填寫報送,滿足河長制工作上下聯動、有序推進的需求。
依托河長制基礎數據庫,該院在省河長辦部署下,已編制印刷多種規格、不同材質的四川省河流水系圖、河長制基本信息圖、河流流域示意圖等專題圖700余份,為服務省級河長巡河、河長制工作會議討論、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編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蜀江碧水東流去。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堅持統籌測繪地理信息智慧和力量,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滿足河長制工作不同層面的需求和下一步湖長制及自然資源管理等工作需要,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