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5月2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將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與原有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還有其他的空間類規劃相比,新的空間規劃體系首先是更加注重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對高質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趙龍說。
第一,新的規劃體系有利于實現“多規合一”。過去的空間規劃類型很多,同時各個規劃之間相互協調不夠,交叉重疊比較多。這次黨中央、國務院明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相融合,今后就是一個名稱,叫做國土空間規劃。同時形成一個平臺,即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國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從而實現規劃編制更加科學,實施監管更加嚴格。
第二,是體現國家意志的約束性規劃。《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規定,國土空間規劃是自上而下編制,同時還規定下級規劃要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要落實總體規劃。目的是要把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國家安全戰略、區域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國家戰略,通過約束性指標和管控邊界逐級落實到最終的詳細規劃等實施性規劃上,保障國家重大戰略落實和落地。
第三,是強化規劃權威的規劃體系。一是明確國土空間規劃的法定性,國土空間規劃一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和違規變更。二是明確規定要先規劃、后實施,各項開發建設活動要符合規劃,不能違規進行建設。三是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對規劃的調整和修改要有嚴格的限制。四是明確嚴格規劃的實施監管,要求管控邊界和約束性指標要落地;五是對違反規劃的行為進行嚴格查處。
第四,是用先進技術支撐的規劃體系。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信息平臺建設,要利用最新的自然資源調查數據,應用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整合各類空間數據,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來構建全國統一的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第五,是落實“放管服”改革的規劃體系。一是減少報國務院審查總體規劃的城市數量;二是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則,重點實行控制性審查,減少過去審查內容承載過多的問題。同時把縣以下的規劃審批權力交給省級政府。
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莊少勤介紹,國土空間規劃“四梁八柱”的構建,也是按照國家空間治理現代化的要求來進行的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構建?梢园阉唵螝w納為“五級三類四體系”。
莊少勤指出,從規劃運行方面來看,可以把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分為四個子體系:按照規劃流程可以分成規劃編制審批體系、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從支撐規劃運行角度有兩個技術性體系,一是法規政策體系,二是技術標準體系。這四個子體系共同構成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兑庖姟分赋觯2020年要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部組建以來就著手來推動這四個子體系重構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莊少勤介紹,從規劃層級和內容類型來看,可以把國土空間規劃分為“五級三類”。
“五級”是從縱向看,對應我國的行政管理體系,分五個層級,就是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鄉鎮級。其中國家級規劃側重戰略性,省級規劃側重協調性,市縣級和鄉鎮級規劃側重實施性。
“三類”是指規劃的類型,分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的專項規劃?傮w規劃強調的是規劃的綜合性,是對一定區域,如行政區全域范圍涉及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全局性的安排。詳細規劃強調實施性,一般是在市縣以下組織編制,是對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強度等作出的實施性安排。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包括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法定依據。這次特別明確,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將村莊規劃作為詳細規劃,進一步規范了村莊規劃。相關的專項規劃強調的是專門性,一般是由自然資源部門或者相關部門來組織編制,可在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層面進行編制,特別是對特定的區域或者流域,為體現特定功能對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作出的專門性安排。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