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永不磨滅的測繪“番號”
“在中國的山河之內,沒有測繪人去不了的地方。”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牛治峰說出的這句話,充滿測繪人才能體會的自豪。
他們細數中國大地960多萬平方公里上的山川河流;他們測量看得見的城市村莊,更測量看不見的地球重力,甚至星空;他們用腳步丈量大地,以赤子之心守望祖國的版圖。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即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在業內仍被習慣稱其為國測一大隊。從1954年建隊至今,國測一大隊不僅出色地完成了諸多國家級測繪任務,更見證了中國測繪事業的風雨歷程。國測一大隊,這幾字,在行業里是響當當的招牌;在幾代隊員心中,是永不磨滅的測繪“番號”。
丈量西藏
5月底,完成西藏國土三調任務的牛治峰,難得清閑。離開拉薩前,他特意拍了一張和布達拉宮的合影,發了朋友圈。
照片中,天空很藍,他的臉黝黑。那是在西藏數月野外工作風霜雨雪留下的印記。
國土三調,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簡稱,是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由于西藏地質和氣候條件惡劣,是最艱苦的測區,因此西藏地區成了全國唯一由國家援助測量的省份。”國測一大隊國土三調項目負責人程小凱說。
西藏自治區7個地市共74個縣區約12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調查任務,由自然資源部部屬陜西、黑龍江、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重慶測繪院“三局一院”共同承擔。其中,國測一大隊承擔拉薩市城關區和那曲市雙湖縣總面積約11.8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調查等工作。
雙湖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縣,縣城城區海拔4990多米,路網稀少,交通條件差,面積大。“7個鄉鎮,20多個村子,大點的村子面積相當于內地的一個縣城。”
自3月20日起,隊員到達后,晚上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白天零下幾攝氏度。“下午,七八級的大風,吹到臉上,生疼。”程小凱說。
從一個測繪點到另一個點,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外業測繪隊員不斷徒步行走。
西藏地區水資源特別豐富,山上積雪,三四月開始消融。白天氣溫高,開始融化,一到下午,開始結冰。這給從事外業的隊員,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他們外業時屢遇險情,也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僅2018年,老隊員張文便在西藏整整待了355天。
8844.43米的“中國高度”
據大隊長李國鵬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初,珠峰相關數據被外國“測量權威”壟斷。1966年和1968年,國測一大隊先后兩次參與珠穆朗瑪峰科考活動,在珠峰地區建立起了高質量的平面坐標和高程控制網。1975年,我國正式開展珠峰高程測量,測繪隊員們在生命禁區奮戰80多天,最終讓紅色測量覘標矗立于珠峰之巔,8848.13米這個精確的“中國高度”迅速得到全世界認可。
2005年,國務院決定開展珠峰高程復測,測繪隊員徒步行進在超過海拔7000米的觀測路線上,大規模布測了高精度控制網,把重力測量推到了人類歷史的最高海拔,最終獲得了8844.43米這個珠峰測量史上最為精確的數據。
65年來,國測一大隊先后六測珠峰、兩下南極、37次進駐內蒙古荒原、48次深入西藏無人區,49次踏入新疆腹地,足跡遍布全國除臺灣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徒步行程600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測出了近半個中國的大地測量控制成果。他們累計完成國家各等級三角測量1萬余點,建造測量覘標10萬多座,提供各種測量數據5000多萬組。
李國鵬說,幾十年來,我們的測量隊伍一步步走向世界前列,靠的是幾代測繪人的精神,血脈相傳。
“46”與使命傳承
在國測一大隊,這種精神,與“46”這個有著獨特含義的數字有關。
在西藏國土三調期間,一個隊員對辦公室主任任秀波說:“任主任,再這么干,我可能就回不去了。”任秀波回道:“少來!我們隊46的數字,不能再多一個。”
在西安,國測一大隊有一個特殊的榮譽室。除了榮譽,那里陳列的,還有46位因公殉職的隊友的事跡。
“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國測一大隊精神,是幾代人的精神紐帶。
在國測一大隊,有一個傳統,帶新隊員外出作業,老隊員必須身先士卒。“我當年,就是被前輩和師傅一點點帶過來的。”如今也算老隊員的牛治峰感慨地說。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國測一大隊艱苦奮斗的精神沒有變,忠誠奉獻的品格沒有變,嚴謹踏實的作風沒有變,黨員干部沖在前面、干在前頭的傳統沒有變。”李國鵬說。
2005年珠峰復測時,隊員任秀波、柏華崗冒著失去雙手的危險,在零下40攝氏度極度缺氧的空氣中脫掉手套,首次把重力測量推進到7790米的高度;南極科考時,老隊員劉永諾航程4萬公里,第一次把測繪點布設到南極,填補了我國極地測繪空白;1960年在新疆南湖戈壁作業時,隊員吳昭璞遭遇斷水斷糧不幸犧牲,16年后他的兒子吳永安成為國測一大隊的新成員,繼續扛起父輩的旗幟。
國測一大隊的工服上,有三種顏色——紅、黃、藍。任秀波說,紅,是國旗的紅;黃,是五角星的黃;藍,是科技藍。“顏色,是種象征,既代表我們的工作是充滿科技含量的體力勞動,又代表著我們對黨和國家無限的忠誠。”
“傳承、發揚國測一大隊精神,正當時!”牛治峰說,“鮮艷的紅旗為我們指引著方向,絕不能讓紅旗顏色失去亮麗的光芒。”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