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舉辦儲備補充耕地項目核查(第二批)視頻培訓會議
近日,自然資源部舉辦儲備補充耕地項目核查(第二批)視頻培訓會議。會議要求,求真務實做好補充耕地核查工作,充分運用技術手段確保補充耕地數量質量真實可信。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格保護耕地的批示精神,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此前,自然資源部部署開展儲備補充耕地核查工作,核查覆蓋23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需核查補充耕地項目總計近9萬個、涉及耕地1500萬畝以上。
“不能把耕地保護這項決定中國人‘飯碗’的大事、這項基本國策的大事、這項土地管理第一位任務的大事,當作一般性任務對待,當作一般性工作部署和安排,用一般性措施推動,用一般性標準檢驗。”會議強調,要對照中央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加強耕地保護和耕地占補平衡的指示批示,真正下決心改革改進、認真抓落實,形成有效的管理辦法和工作機制,求真務實、堅持不懈做好補充耕地工作。
“真實性是補充耕地工作的生命力,各地要確保核實的耕地數量質量情況真實可信。”會議強調,要高度負責,精心組織,確保核查實效。一是要切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把耕地保護當作土地管理第一位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專門研究部署,切實轉變理念、轉變作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領會清楚工作與技術要求,科學可行落實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有序推進補充核查工作。二是堅持求真務實,確保真實性。'
補充耕地仍在儲備、但已經不是耕地狀況的,該剔除就剔除;可以整改的,抓緊整改。補充耕地核實情況要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最終成果保持銜接一致。三是充分運用技術手段開展耕地保護工作。運用衛星遙感技術、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開展耕地保護監督工作。縣級作為基礎和關鍵,要準備掌握核查方法,把握好時間節點,保質保量保真提供第一手資料;省級要通過遙感影像核實、組織抽查等方式,切實把好真實關、質量關。
據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負責人介紹,不久前,部對第一批8個省份儲備補充耕地項目的全面核查中發現,一些項目存在建設不真實、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嚴重不實不夠;工程建設質量差、補充耕地質量低,后期管護和地力培肥不到位;工程設施損毀、耕地撂荒等補充耕地不真不實現象。
這位負責人表示,針對以往發現的這些問題,此次儲備補充耕地項目核查中,部層面將應用“智慧耕地”管理平臺、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及相關技術手段等,對上報的核查結果逐項進行復核,必要時進行實地抽查。核實發現弄虛作假、隱瞞實情的,將予以通報,并從儲備庫中剔除。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