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安排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用地指標1.37萬畝
記者近日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2019年度廣東土地利用計劃正式下達,今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20.81萬畝,總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廳明確今年安排專項指標1.37萬畝,用于南沙新區(自貿區)、橫琴新區(自貿區)、中新知識城、深汕特別合作區、中韓(惠州)產業園5個重大平臺建設。
在廣東省新增指標總量中,安排省指標9.7萬畝,主要用于全省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民生項目,其余11.11萬畝則分配至各市。
據悉今年1月,廣東已預下達新增指標約10.4萬畝用于全省基礎設施、民生項目和其他各類項目用地報批,截至目前已使用約5.55萬畝。
從新增指標分配的主要方向看,省級重大基礎設施和12類民生設施項目安排8.3萬畝,占總量的39.85%。重點保障廣州至湛江鐵路、深茂鐵路深江段、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南段等重大基礎項目建設以及鐵路綜合開發用地,推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重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民住房、精準扶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環保設施等國家和省重點發展的民生社會事業項目建設。
而重大產業項目則安排新增指標1.84萬畝,具體用于支持湛江巴斯夫一體化、中委廣東揭陽石化、惠州埃克森美孚石化、中科煉化及投資規模20億元以上重大外資和重大制造業項目,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
此外,廣東還安排了國務院大督查獎勵、“三舊”改造獎勵、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獎勵、制造業發展較好獎勵、土地利用計劃執行獎勵、“增存掛鉤”獎勵6類指標共4.13萬畝,倒逼各地加大“三舊”改造和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工作力度,提高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該類指標占到了總量的19.85%。
廣東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扭轉觀念,樹立節約集約用地意識,嚴格落實建設用地定額標準,嚴格執行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筑系數等規定。多途徑盤活存量用地,加快推進“三舊”改造、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等工作。建立健全“增存掛鉤”機制,加強對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嚴格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減量化管理。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